洪亮吉
赠杨州倅廷焕即题其传砚堂卷子 诗句释义及译文 1. 难兄薄宦久蹉跎,万里新从马伏波。 - "难兄":对友人的尊称,表示友情深厚。 - "薄宦":指官职微薄,生活艰难。 - "久蹉跎":形容时间长久,岁月蹉跎。 - "万里":形容距离遥远。 - "新从马伏波":马伏波是古代的一位英雄人物,这里用来形容自己像马伏波一样,经历了长途跋涉,来到杨州。 2. 小别最怜饶涕泪,半程相送越滹沱。 -
【注释】 绮春园:即绮阳园,故址在今北京市海淀区香山。 棹(zhào):划船桨。沄沄(yún yún):水波荡漾的样子。 披香:指柳条垂挂香气,也比喻美女。薰(xūn):香气。 延碧月:指用青绿色帷幔装饰的舫。 紫藤:紫色的藤花,又称“葡萄藤”,多用来比喻高贵的妇女。 颜(yán):鲁褒的《钱神论》。颜,通“筵”。 剡溪笺:指用剡溪出产的上等竹叶制成的信笺。 许乞羊欣:许,字子敬,晋代书法家
注释 - 重哭尚书师:再次为已故的尚书师(官名)哀悼。 - 三日愁霖涨满池,打门消息到偏迟:连续三天的阴雨使得池塘里的雨水涨满,而从门外传进来的消息却迟迟未到。 - 南来薏苡冤方白,北渡琼瑰梦已知:来自南方的被冤枉的人已经得到了平反,而向北渡过琼岛的梦境已经被知晓。 - 无泪哭公惟有血:因为没有流泪所以只有流血。 - 此身阅世讵多时:此生经历了世间的事情并不多。 - 平原宾客消沉尽
【注释】 期功:指丧礼中的亲属关系。古人规定,兄弟子侄等五服以内的亲属,死后要为死者守丧。去官:离职。南中:指江西、湖南一带。杜甫时在夔州作官,故称为“南中”。南回书此志痛:写这首诗来表达他对弟弟的悲痛之情。即留别京邸同人:在京的官员都来送行,告别京城的朋友们。留别:辞别。 【赏析】 首联叙事。三月初四日惊闻舍弟南中之讣(死讯),因准古人期功之丧去官例,乞假南回书此志痛,即留别京邸同人。
诗句: 十里长河汇作塘,马嘶人语看花忙。 能闲客总神仙侣,当晓潭交日月光。 断扎几行留黯淡,乔松千尺揖青苍。 惟应薄醉牵船好,消受荷花面面凉。 译文: 十里长河汇聚成为池塘,马匹嘶鸣人群喧嚣着欣赏花朵。 那些悠闲的客人都是神仙般的伴侣,清晨时分水面与阳光和月光交融。 断桥几行留下暗淡的影子,高耸的松树与碧绿的山峦相互致敬。 只希望在微醺中享受划船的乐趣,尽情感受荷花带来的清凉。 注释: 1.
诗句输出: 廿年弹指别亲闱,此日初衣愿已违。 译文输出: 二十年间弹指一挥间,与亲人分离已成定局。此刻穿上新衣,心中愿望却早已破碎。 注释解释: - 二十年前的某个瞬间,我们和家人告别,从此天各一方,时间如弹指般快速,转眼间二十年过去了,而与亲人的分离已经成为现实。 - “此日初衣”指的是作者今日穿上了新衣,但“愿已违”表达了他内心的愿望已经破灭。这个愿望可能是对家人团聚的期待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此诗是大历才人对白乐天“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追慕。诗人在白公祠下,面对古贤遗迹,感慨万千。全篇采用赋体形式,表达了对白居易的敬仰之情。 (1) 首联“大历才人剩此翁,百篇稍已变唐风”,首句交代了作者对白居易的仰慕。大历时期,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提倡新乐府运动,创作了大量反映民生疾苦的新乐府诗。他的诗歌以通俗易懂著称,风格清新,不拘泥于格律声韵
【注释】 三月初四:指三月初三。古人有“期、功、缌”之丧,“期”为一年,“功”为三年,“缌”为五年。 舍弟南中之讣:舍弟去世。南中,指南方。古时,南方称为南中。 去官例乞假南回:因办理家丧而辞去官职,请求请假回家。 书此志痛即留别京邸同人:写这首诗,表示悲痛并留下告别的话。志,记事的文字。 初衣愿已违:刚穿的衣服,愿望已经违背了。 敢诩入山成远志:敢于夸耀自己隐居在深山之中,追求高远的志向。
【诗句解读】 1. 汪于刘李并蹉跎,岁月真随东逝波。 注释:汪氏与刘、李等人均在岁月中蹉跎,时间像向东流逝的水一样。 2. 如许少年成老辈,记曾宾坐纵狂歌。 注释:如此年轻时的自己已成为年长的一代,记得曾经在宴席上尽情地唱歌。 3. 忧时早见扶鸠杖,赐第都堪设雀罗。 注释:忧虑国事的时候,我早早地看到有如鸠杖的老人,赏赐的宅院足以设置雀罗来捕鸟。 4. 差喜乡关驰露布,元戎新已剪幺䯢。
注释: 去官例乞假南回书此志痛即留别京邸同人 往日按惯例辞职,听说丧事我怎能忍心再徘徊。 这人怎料到年过中年便去世了,不同的事情偏让我老眼看残。 肯学右军先誓墓,欲同元伯一凭棺。 鸰原已抱无穷戚,况听荒鸡感万端。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在得知好友去世的消息后,写下这首悼念之作。首联“往昔期功例去官,闻丧何忍更盘桓”,回顾了两人曾经的友情和共同的生活,表达了对好友的深深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