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亮吉
这首诗出自《登黔灵山》,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三层楼上雪,百尺树头花。(注释:在三层楼上的积雪,百尺高的树上盛开着花朵。) 2. 白欲迷天影,红疑迓岁华。(注释:白色的积雪好像要遮住天空的影子,红色的花朵好像迎接着新年的到来。) 译文: 三层楼上的积雪,百尺高的树上盛开着花朵。 白色的积雪好像要遮住天空的影子,红色的花朵好像迎接着新年的到来。 赏析:
【解析】 这是一首七绝,全诗四句,第一句起兴,写诗人在人日登东山时遇到大雪。第二句承上,写诗人带着客人到了黔灵山上,并在上面小憩。第三、四句写雪景:马儿追逐着云朵,人们跟随着雨脚向西。 【答案】 (1) 树侵官道窄,山压女墙低。 注释:树林挤得使官道变得狭窄;山高得压弯了女子的墙头。 (2) 马逐云头上,人随雨脚西。 注释:马儿追随着飘浮的白云跑上青天;人则跟着雨水顺着山坡向西方流去
牛女缘何挚,天人路本殊。 何须借灵鹊,月里有蟾蜍。 注释与赏析: 1. 牛女缘何挚:牛郎和织女因为什么原因而结为夫妻?(牛郎织女传说) 2. 天人路本殊:天上的神仙和凡人的生活道路原本就是不同的。 3. 何须借灵鹊,月里有蟾蜍:为什么需要借助于喜鹊(七夕节的象征)或蟾蜍来传递消息呢? 译文: 牛郎和织女的缘分是什么导致的呢?他们的生活道路原本就不同。(牛郎织女是古代传说中的一对恋人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感性,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霁”“重”,要理解字义去记忆。 【答案】 积雨厨烟重,穿云涧水温。 牛角野禽蹲
“射堂即事 其一”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相结合的诗。诗句如下: ``` 出郭蒙蒙雾, 林乌背客啼。 梨花三百树, 白到射堂西。 ``` 注释: - “出郭”:离开城外。 - “蒙蒙”:模糊不清的样子。 - “雾”:云雾、烟霭等。 - “林乌”:树林中的乌鸦。 - “背客”:向客人的方向飞翔。 - “梨花”:梨树的花。 - “三百树”:数量词,三十棵树。 - “白”:形容梨花的颜色。
【注释】 遵义:今贵州省遵义市。 屏:屏风,用来挡风的屏障。 山绿:山上绿树成荫。 障:围成的屏障。 在天上:指山城高入云霄。 【赏析】 《遵义试院》是一首七绝,诗人以花红、山绿、山城等物象为描写对象,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色和遵义的山城风光。全诗意境开阔,色彩鲜明,富有诗情画意。 这首诗是诗人对遵义山水之美的赞美。首句“花红结作屏”,描绘了红花如屏的景象;第二句“山绿围成障”
【注释】 衙斋:官府的书房,这里指作者的住所。金粟山房:在今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孤山南麓,是南宋著名诗人陆游的读书处。《武林旧事》载:“(陆游)筑室孤山之南,种梅养鹤,号‘梅花居士’。”《梦窗词笺释》:此词为作者晚年隐居山中时所作,写景抒情,寄寓了作者对国事的关心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赏析】 这首《金粟山房》词,是陆游退居山阴后所创作的一组词之一。这组词共十首,这是其中第七首
【注释】 七夕:古代在农历七月七日这天晚上,妇女们会对着织女星祈祷。 四首:指此诗共四首,这是其中的第四首。 示女纺孙:《诗经·小雅·斯干》中有“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有子七人,维事八极。有周公子,夭之彦兮”的句子,这里以女子纺线作比喻。 红墙:指织女居住的宫殿,红色的围墙。 迢迢理七襄:意思是说,织女在红墙之内,用丝线将天上的七颗星星连起来,整理成美丽的图案。 天孙:即织女星
【注释】 乌西塘:地名。今属浙江嘉兴市嘉善县。 薄草:指草地。 宿:过夜。 人已知:知道的人已知晓。 岩头:山崖的坡面。 注双烛:指在山头点燃两盏灯。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在清晨马上赶路,来到乌西塘(今浙江嘉兴)的一个小村庄,看到村民们都知道诗人到来的消息,便在山头燃起两盏灯火迎接。 首句写诗人来到乌西塘,是早晨。次句说诗人在这里过了一夜,“薄草”指青草,点明时间。第三句“人已知”
【注释】: 1. 挈(qie):携带。 2. 千卷:《太平御览》引《风俗通》:“七夕织女穿七孔,古云:七月七日穿七针。” 3. 楼头曝(pù)不停:楼上晒书晒的不停下来。 4. 分将小儿女:把小儿女们分配到一边,让他们拜祭双星。 5. 楼下:指楼上。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七夕节时女子们给织女娘娘献花的故事。诗中通过女子们的行动描写出了她们对织女的情感和敬意。女子们带着很多的书籍,在楼头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