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绩
注释:胡琴的弦声轻柔细腻如同诉说着星星点点的话语,一入《甘州》就使人泪流满襟。在酒宴中陶醉的客人,懂得欣赏音乐的人能解出其中深意,而不懂得欣赏音乐的人却只会听个大概,根本体会不了其中的妙趣。 赏析:这首诗写一位醉客听胡琴,由其声音联想到《甘州》,由其情感变化想到自己“尊前”的感受。诗人通过对比,突出了后一种人的无知和浅薄,也表达了自己对音乐的理解
诗句解析: 1. 芳草绿尚浅 - 这句描述了春天尚未完全到来,芳草地上的绿色还不是很浓。 2. 故园春又残 - 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春天美景的思念和对春天结束的哀愁。 3. 平生为客惯 - 表示诗人一生都在外漂泊,习惯了作为旅人的生活。 4. 今日别君难 - 强调了与朋友分别时的难舍之情,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 5. 短棹吴郎曲 - 提到“吴郎”,可能指的是江南地区的文人
经钱塘故址 潭潭第宅俯长衢,杏阁桐窗似画图。 三十年来陵谷变,耕人犹识旧铜铺。 注释:这两句诗的意思是:钱塘的宅邸依旧屹立在街道两旁,杏树和梧桐窗户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 赏析:诗人通过对钱塘旧地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情厚意。同时,也反映了历史的变迁和时光的流逝,让人感叹不已
【诗句释义】 常共鹪鹩守一枝,忽随搏击过天池。 当君仗剑西游日,是我登楼北望时。 华岳天青云叶断,葱河风黑雪花垂。 白身万里参戎幕,马上题诗最忆谁。 [注释] 鹪鹩:一种小鸟,生活在树上。比喻有远大抱负的人。 天池:传说中天上的湖泊,这里指代战场。 华岳:华山,位于中国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县。 葱河:黄河,因河水呈葱绿色而得名。 戎幕:军营帐篷。 【译文】 我常与鹪鹩为伴,守护着一枝枝绿叶。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在夜晚看到雪中城的景象,听到远处的猎火声,感受到汉家的营帐。 首句“夜雪没毡城”,描述了夜晚雪花覆盖了整个城市的景象,让人感到寂静而美丽。 第二句“闻箛三两声”,描述了听到远处传来的几声猎火的响声,增加了一种神秘感。 第三句“漫山是猎火,照着汉家营”,描绘了整个山上都点燃了猎火,照亮了汉家的营帐,形成了一幅壮观的画面。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景色的描述
【注释】 1. 王内敬:指作者的同辈友人王内敬。 2. 戍辽:驻守边疆。 3. 重作客:再度做客。 4. 秋声:指塞鸿的叫声。 5. 故园:故乡,这里指长安(唐代首都)。 【译文】 我送王内敬到边塞去守卫边疆 离别时泪水忍不住滴落杯中,手捧着酒杯空无一物 风尘仆仆地做异乡之客,寒暑更迭易老翁 清晨曙色连着边关的树木,秋天的声音起于塞外的大雁 远隔天涯,见到亲友,还是与故土相同 赏析:
【诗句释义】 落日的余辉映在石帆山,秋天的色彩还挂在树梢。斜晖中樵夫吹笛,把余光送到了辽海。乌鸦背上的光芒闪烁不停,彩虹边上的彩云渐渐收尽。 【译文】 落日的余辉映在石帆山,秋天的色彩还挂在树梢。斜晖中樵夫吹笛,把余光送到了辽海。乌鸦背上的光芒闪烁不停,彩虹边上的彩云渐渐收尽。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秋景图。首句“落景石帆秋”,以“落景”开头,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
清夜西窗独坐有怀 杯罄烛花残,沈沈夜向阑。 吟兼邻笛怨,坐怯客毡寒。 露蕙虫争缉,风枝鸟畏弹。 未能消侠气,时拭剑镡看。 注释: 清夜西窗独坐有怀:清冷的夜晚,独自坐在西窗下,心中有所怀念。 杯罄烛花残,沈沈夜向阑:酒杯已空,烛光也即将熄灭,夜色深沉,已经到了窗户栏杆旁。 吟兼邻笛怨,坐怯客毡寒:一边吟咏着诗歌,一边听着邻家传来的笛声,感到有些哀怨;坐着的时候,因为天气寒冷,感到有些畏惧。
注释 1. 中朝:朝廷中。 2. 相知:互相了解,认识。 3. 此别:这次分别。 4. 又千里:又远千里。 5. 再逢:再次相遇。 6. 崖树:山中的树木。 7. 风静浪花迟:风吹过水面,波浪变得缓慢。 8. 公堂里:官府的大厅。 9. 停云:停下手中的笔。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赠别诗。诗人通过送别周兴化,表达了对友人深厚的友情和对未来相见的期待。诗中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身逐征西将,休歌行路难。 鸣弓霜力劲,舞剑雪棱寒。 乡泪看花落,边愁纵酒宽。 少年曾许国,直拟斩楼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