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冕
【注释】 闲步小园次前韵:在闲暇之时,漫步到小园中。 屋后园亭僻:屋后的园亭偏僻而幽静。 乘闲辄一临:趁着闲暇的时候,就过来看看。 看山聊当画,种树久成阴:观赏山上的风光,如同一幅画卷;种植的树木已经长成了一片浓密的树林,遮阴了整个园林。 高下蔬千本,稀疏竹半林:蔬菜种植得高低错落有致,有上万棵之多;竹子稀疏地生长着,只有半个竹林。 盆池有拳石,蜗蚀藓还侵:小池塘中有拳头大小的石头,被蜗牛侵蚀
【注释】元夕应制三首(选二)其二。四海春风共一家。韶光先到上林花。星桥曲曲通银汉,火树丛丛结彩霞。佳气暖浮双凤阙,瑞烟晴护六龙车。繁华不作杨州梦,一曲升平月未斜。 【赏析】这首诗是元代文人张养浩的作品,描绘了京城元宵节夜晚的盛况,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祝愿。 首句“四海春风共一家”,描绘了京城元宵节夜晚的景象。四海,指全国;春风,指和风,也比喻皇帝的恩泽。这句诗的意思是说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请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答题时要逐句分析其意义。 百尺鳌峰傍彩棚:指元宵佳节的灯会。鳌峰:山名。 芙蓉烟暖柳风轻:形容节日夜晚的景色。芙蓉花(即荷),因初夏时花朵似荷花而得名;芙蓉:荷花的别称。烟:指夜色。 霰迎淑气全消冻,月避灯花半减明:指元宵节的天气渐渐转暖,积雪融化,月亮也因被灯光照得暗淡而显得更亮了。 车马满街无夜禁
【注释】 上林:汉代皇家园林。春从天上至,偏向禁林多。 春色明媚,从天上降临人间,更偏于皇家园林里。 绿遍瀛洲草,红连太液波。 瀛洲:传说中的海上三神山之一。《史记·乐书》:“《易》曰:‘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瀛洲草:指皇家园中的花草树木。太液:池名。 红连太液波:指池水映衬着花木的红色。 香风蔼灵囿,佳气绕銮坡: 香气扑鼻的芬芳,弥漫在皇家花园的四周。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能力。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分析时,先概括出诗句的内容,然后分析其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最后点出运用了哪种手法或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答题模式:本诗(句)运用了……(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内容)。 【答案】 “家住苍梧”四句:诗人家住在苍梧郡(今广西梧州),官任无极县教谕,要入京赴任。这几句写自己从家乡出发,远行到京城,一路上山高水长,道路遥远
诗句及翻译 1. 诗句释义:莫道江都老仲舒,清时聊尔曳长裾。 - 注释:不要说江都已经衰落,现在还是可以清正廉洁的。 - 赏析:此句表达了诗人对当前政治清明时代的赞美,认为即使是像江都这样的地区,只要能够保持清正廉洁,也能展现出其价值。 2. 译文: 莫说江都已老,如今仍值得效仿。 汉庭独羡东平乐,鲁国仍传伏胜书。 千里梦应归白下,几篇诗欲过黄初。 新城桃李知多少,门外时时问起居。
【注释】 雨后郊行:即《雨后郊行》诗。舍北种畬田,篱东响暗泉:舍北边种着畬田(一种水稻),篱笆东面流着暗泉。春光千树柳,野色一犁烟:春天的风光使千棵柳树显得格外美丽,原野的景色像被烟雾笼罩一样朦胧不清。旧事随流水,闲愁托杜鹃:过去的经历就像流水一般逝去,而忧愁则托付给杜鹃鸟来表达。吾生老农圃,遇酒即陶然:我一生都在农圃(种植蔬菜的地方)里度过,遇到美酒就十分欢乐。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的小诗
这首诗是明朝诗人王稚登的《送侍讲刘先生使安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圣主龙飞第一春,远颁正朔命儒臣。 圣主即皇帝,龙飞表示帝王威武如龙,春天象征万物复苏,这里指皇帝即位之年春。颁正朔,即颁布正朔,即宣布新年的开始,这里的正朔指的是历法的制定或更换。 双函钿扎翔鸾鹊,万里朱鸢识凤麟。 双函是指两个装书的箱子,钿扎是一种装饰物,这里指用金丝等材料制成的花纹。翔鸾鹊
【注释】 同日:同时的日子。琼林:唐时设进士科,于曲江宴集后,在禁中赐花彩衣金带,谓之“赐第”。后因称进士为“及第”,而称赐第者为“状元”。荣归:指得官。惬(qiè)壮心:得意的心情。六鹢(yì):古代以六为成双,如六马、六鸟等,此处借指六骏马。锦囊珠玉:形容礼物贵重精美。空群骑:指被皇上宠信的人。御苑:即御园,皇帝的园林。分:分别。岭表:岭南一带,这里泛指远方之地。何落落:意谓何其落寞
诗句原文 此生飘泊等萍浮,一室还成不系舟。 风雨漫教萝作缆,烟波无际月垂钩。 篷窗夜静渔讴杳,芦被春深鹤梦幽。 安得因风致双鲤,问渠终忘济川不。 注释解释: - 此生飘泊等萍浮:表达了诗人漂泊不定的人生经历。 - 一室还成不系舟:意味着诗人找到了一个可以安定的居所,如同没有船锚的船只自由航行。 - 风雨漫教萝作缆:尽管风雨无常,但依然能够用植物(此处指萝)作为缆绳。 - 烟波无际月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