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时雨
注释:与君略说西樵胜,隐隐山藏几万家。 西樵山,位于中国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是岭南四大名山之一,也是中国道教名山之一。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对西樵山的赞美之情。 竹径晓烟犹稼穑,茗园春雨足生涯。 竹径,指的是山间蜿蜒曲折的小径。晓烟,指早晨的雾气。稼穑,泛指耕种和收获。茗园,指的是茶园。春雨,指春天的雨水。生涯,指生活或者事业。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西樵山欣赏美景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生机和活力。
这首诗的作者是苏轼,他是一位宋代的文学家、书画家。他在这首诗中表达了自己对秋天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句释义: 1. 萧寺过逢共举觞,无边秋色入重阳。 萧寺:指佛教的寺庙。 共举觞:一起喝酒。 无边秋色入重阳:无边的秋天景色进入了重阳节。 译文: 在萧寺里相遇,我们一同举起酒杯,无边的秋天景色已经进入了重阳节。 2. 菩提带雨犹分翠,菊蕊含霜半吐黄。 菩提:指菩提树,佛教中的一棵树名。
【注释】仙翁:仙人。九真:传说中的神山名,在昆仑山中。异域:别地或他乡。井冽:泉水清凉如冰。涓涓:水流缓慢的样子。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一处风景秀丽的地方。诗中用“异域珊瑚海上擎”形容景色奇特,用“井冽尚甘遗甃在”,“涓涓犹许汲深清”来形容泉水甘甜和清澈,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黄幼彰的作品,描写了春天的景色和与友人共饮的情景。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花朝集黄幼彰欣赏亭得泉字 注释:在农历二月的花朝节,聚集在一起欣赏亭子旁的泉水。 赏析:诗的开篇点明了时间、地点和活动,为全诗定下了欢快的基调。 2. 坐爱韶光二月天,几逢幽赏习池边 注释:喜欢这美好的时光,多次在习池边欣赏美景。 赏析:诗人通过“坐爱”一词表达了他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喜爱
诗句解读与赏析: 1. “当年谁共戴祥兴” - 注释:这句话回忆了历史上的某个时间点,当时有人共同庆祝和期待着国家的繁荣和昌盛。 - 赏析:此句表达了一种对过去的怀念与敬仰,以及对当时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记忆。 2. “只道存孤计未能” - 注释:“只道”表示当时的人们认为(或以为如此),而“存孤计”是指为了保持国家的完整和独立而采取的战略举措。 - 赏析
【注释】 丰湖:在浙江省杭州市。同黎惟和赋:一起写诗作赋。 宛转:曲折的样子。 瀛洲(yīn zhōu):传说中的海上三仙山之一,在今浙江省的温州市东南,这里借指西湖。 隐隐:微茫的样子。 漪漪:波纹的样子。 香霭:淡淡的烟雾。 禅定:佛教语,指打坐时入定的境界。 桡鸣:船桨划动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描写杭州西湖丰乐亭的美景,以明丽的笔触,刻画了一幅“十里湖光”的画卷。 首联写远望所见的景色
翠竹疏花一径幽,新开莲社傍林丘。 有时钟磬声犹度,亭午云霞静欲流。 久坐顿忘龙树寂,玄谈何必虎溪游。 追欢正喜群才集,竟日琴尊可共酬。 注释: - 翠竹疏花一径幽,新开莲社傍林丘:形容景色清幽宁静,新建的莲社就坐落在树林旁边。 - 有时钟磬声犹度,亭午云霞静欲流:指时间到了中午,磬声悠扬,云霞静谧如水。 - 久坐顿忘龙树寂,玄谈何必虎溪游:长时间坐着,忽然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注释】奉浮葛二仙:传说黄帝曾到浮玉山拜谒两位神仙,故称。浮葛山在今安徽黟县东南。朱明馆:即朱明宫,相传为黄帝所居。 【赏析一】这首诗是作者游访黄山的感想之作。首联点题,说明自己游览了浮玉、丹崖诸胜;颔联写黄山名胜古迹,以及这些名胜古迹的神奇之处;颈联写黄山的沧桑变幻和大自然的无穷生机;末联抒发自己的感慨,并表示要向黄山学习,追求真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赏析二】本篇是作者登临黄山
【注释】 厓山:位于今广东新会县境内。宋元战争时,元兵攻宋,元兵大败宋军于崖山,宋室被俘。覆:倒伏。强:勉强。社稷:指国家。杜鹃:《诗·周南·卷耳》有“我心伤悲,莫知我哀”之句,后人据此以杜鹃代指悲伤的情怀。社鼠:《史记·李斯列传》载:“二世使李斯为相国,事皆决于李斯。”后遂用“社鼠”喻奸佞之臣。 【译文】 崖山的波涛万派奔流,宋朝曾经在这里覆灭了元朝的王舟。君臣空切声声元齿
海珠 诗意解读: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一座山中发现一处宁静的地点——海珠,表达了对这个地方深深的喜爱。 译文: 海珠,一水之隔,远离尘嚣, 听闻摩尼在此化成山。 翠竹萧疏,开绀殿门,绿萝垂阴,护禅关。 未能听法,诸天已到,半日闲情,逢僧话。 惭愧昔日,贤人点灯之地,功德满人间。 赏析: 1. 海珠(Haizhu):海珠是一个地名,通常指的是中国广东省广州市的一个著名景点,也被称为“广州西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