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琏
【赏析】 这是一首写山中景色,抒发诗人游兴不深的诗。首联写登山所见;颔联写山中之景;颈联写峰峦之秀;尾联写山中之幽。全诗以山为景,由远及近,层次分明。 “杖策跻绝壁,徒步穿远林。”诗人登山而入,越岭而登,越过了重重山峰,来到这一片清幽之地。“木叶泫清露,晓气光沈沈。”在初升的晨曦中,树叶上晶莹的露珠闪烁着亮晶晶的光芒,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清香。“白云拥涧谷,浩若沧溟深。”“白云”与“涧谷”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名篇名句的默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如同音字、形似字、通假字、难写字等字的写法。如“霭”“霁”“晰”“霏霏”“丹心”。 【答案】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 一一垂丹青
【注释】 豆:大豆。乔松:高大的松树。匪易:不容易。风飙(biāo):狂风。霜露:指严寒,这里指寒霜。赖:依靠。挺立:直立。十抱围:十抱(一抱=10尺)长。据地:扎根于土地。秀色:花的颜色。凌烟霞:直冲云霄。清阴:树荫。㩻(yǐn)倾:摧垮。 【赏析】 此诗为诗人晚年所作。《唐诗别裁》引沈德潜曰:“老境浑成,自是高人,不欲以衰飒入人目也。”首联写大豆在风雨中茁壮成长不易,二联写大风摧折枝叶
【注释】 遣兴:即“遣情”。 山中有一鬼,跳跷唯短足:山中有一个鬼,他一跳一踮脚。 薜萝:香草名,一种寄生植物。用它做衣裳,可以祛风避虫。 橡栗代饘粥:以橡实和栗子做成的饭食代替稀粥。 岩崖结重阴,阳光不能烛:山崖上笼罩着浓荫,阳光也照不进来。 春花昼掩霭,涧水秋濆薄:春天的花白天也被云遮住,溪涧的水秋天也变得清浅。 矧兹入林墟,慕此鸡与鹜:何况这山林里,我羡慕那鸡和鸭子。 啸梁儿童惊
【注释】: 希仙屏纷杂,遗荣处幽闲。 灵元固重扃,鼎炉合神丹。 灏露以为浆,青松以为餐。 道积时亦久,丰姿变苍颜。 元功一朝成,飘然出尘寰。 螭龙将轺车,鸾鹤承佩环。 傲睨天霞表,望望不可攀。 仙山有真乐,何用思人间。 【赏析】: 首联“希仙屏纷杂,遗荣处幽闲。”是诗人的向往和期盼。他希望远离世俗的纷争,寻求一种清静、超脱的生活。这种追求体现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 颔联“灵元固重扃
【解析】 本诗是一首写景抒情小诗。首联写雨霁后郊甸景物之美丽:秋日雨过,天气转凉,郊甸上草木葱茏。 颔联写蒲柳变美,寒蝉产生愁绪,点出秋天特征。诗人抓住“变”与“生”,表现了秋的物象。 颈联写远望天空之景象:银河如素练,青山似浮云。诗人抓住“凝”“淡”,写出秋空之景色。 尾联写远望故乡,感怀身世,流露出惆怅之情,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答案】 译文: 秋日雨过,天气转凉,郊甸上草木葱茏。
诗句释义 1 秋气生白虹:秋天的气候带来了一种独特的景象,如同彩虹般的白色云气。这种景象通常与高远的天空和清新的空气联系在一起。 2. 秋声入高树:秋天的声音(如风声、虫鸣等)在高大的树木间回荡,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氛围。这种声音往往给人一种静谧、深远的感觉。 3. 离离星汉明:天空中繁星点点,银河清晰可见,整个夜晚都被明亮的星光所照亮。这也是一种典型的秋天夜晚的景象。 4. 杳杳孤鸟度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分析“舟中即事”一诗的“语言特色”,这就要结合全诗内容来分析。此诗首联写舟中所见:天风吹散云朵,日落时山色更显青翠;颔联写诗人乘舟游览:理棹泛清流,濯缨俯幽石;颈联写诗人感慨世事:悠悠潜渊鱼,矫矫冲霄翮;尾联写诗人感叹人生:物性各有安,人生叹为客。从全诗来看,诗人用白描手法,以清新明快的语言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遣兴五首·其一》。全诗共五句,每句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丰富的感情。 第一句“绿凫水中游,白鹤云间飞”,描绘了两种不同的生命状态:一种是水中游弋的绿凫,另一种是在云端飞翔的白鹤。这两种生命状态各有其独特的特点,但都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第二句“霄汉有修程,焉能顾卑微”,则进一步强调了生命的尊严和价值。无论处于何种地位,都应该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目标,不应该因为自身的卑微而放弃
秋日旅怀七首 繁林著秋霜,万树张锦缬。斜阳照郊坰,霞光粲凝结。虽非三春晖,明媚亦可悦。薄暮凉风吹,落叶飞不歇。寂寞为谁容,寒鸦噪明月。 翻译: 繁林被秋霜覆盖,万树如同织锦般绚丽斑斓。斜阳照耀在郊外田野上,霞光璀璨如珠玉般凝聚。虽然不是春天的阳光,但明亮而温暖也令人愉悦。傍晚时分微风吹来,落叶纷纷飘落却不停歇。寂寞的心为谁停留?只有寒鸦的叫声和明亮的月光相伴。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