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琏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鉴赏作品的表达技巧和评价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句中重要词语意思,结合上下文,准确把握诗句的含义,在此基础上分析概括诗歌内容,并理解诗歌的情感。 本题中“赏析”,是诗歌鉴赏中常见的题型,要求考生对某首(篇)诗作进行赏析。赏析时,先要读懂诗歌的内容,然后根据具体的诗歌,分析其运用的艺术手法,如描写方法、抒情方式、语言特点等
这首诗是虞廷奏湘弦,皇风被寰区。万物遂长养,人情亦怡愉。嘉树蔼新绿,修篁时雨馀。秀色明轩窗,清阴散琴书。临江繁剧地,郡治崇华居。煌煌京府丞,出佩太守符。宣恩自畿甸,皂盖双轮朱。盘根表利器,长材应时须。民俗既云清,丈教行将敷。自公日多暇,鸟雀鸣阶除。旋归仪庙堂,令器登璠玙。嘉名继前烈,以贻来者模。 虞廷奏湘弦,皇风被寰区。这是对国家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的景象的描述,象征着国家的强盛和人民的富饶
《自君之出矣》是乐府旧题,源自东汉末年徐干的《室思》中的名句:“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题目取自于这句诗句。 1. 诗句释义与分析 - 自君之出矣:表达了一种离别的哀愁。"自"在这里表示自从,"君之出矣"则是指君者离开。 - 金炉烟不袅:形容女子思念之情深重如烟雾缭绕不散,但丈夫不在,无法点燃香炉。 - 思君如露桃:比喻思念之情犹如初春露水的桃子,红润而新鲜。 - 红泪堕春晓
【注释】 入万安:进入万安县,即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 崇山抱回溪,川路渐窈深:高大的山峦环抱着曲折回环的溪水,道路渐渐变得幽深曲折。 竹树缘高阜,洞壑隐层林:翠竹和树木环绕着高地,山洞和山谷隐藏在茂密的树林中。 近眺发新兴,远望畅幽心:从近处眺望可以看到山花初放,从远处远眺可以舒畅心情。 东风若有情,云日乍晴阴:若是春风吹拂,天气忽明忽暗。 出潜有游鳞,迁乔多好音:鱼儿跃出水面,鸟儿纷纷飞去
次新淦 柳条日以青,雪消春水暖。 溯流何儃佪,又见白日晚。 山光与水色,取适兴不浅。 开户面大江,凭轩见孤巘。 云端野烧明,天际归舟远。 忧来觉时遥,欢去知星短。 安行复饱食,使我颜色腼。 进德思乾乾,匪躬怀蹇蹇。 持此慰吾心,庶以善自勉。 注释: 1. 柳条日以青 - 描述了春天里柳树的新绿。 2. 雪消春水暖 - 雪融化了,春水变得温暖。 3. 溯流何儃佪 - 逆流而上,显得有些艰难。 4
钱唐别友人 辞家适京国,泛舟浙江湄。 吴山一何高,湖水清涟漪。 浮云从南来,感我怀乡思。 于时春向深,草木好容姿。 幽禽树间鸣,间关杂兜离。 临岐别良友,中心能不悲。 凄恻未忍分,慷慨终当辞。 君家住金华,我居栝苍垂。 同舟展良晤,浩瀚陈歌诗。 人生无定踪,会合诚稀奇。 君慕渥洼马,腾达康与逵。 我羡青田鹤,山林自栖迟。 操尚虽不同,意气深相知。 所贵德业隆,守道识盈亏。 相期各勉力,勿为俗子嗤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把握、理解与赏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读全诗的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不仅读懂表层含义,还要探究更深层次的含义。 “过湖乐站”:从诗意看,作者的目的地是“乐亭”,即今天河北的乐亭县。乐亭在古时叫安次,位于北京的东北部,是通往天津的重要通道。 “晨策登远林,初日云外赤。” 清晨策马登上了远方的树林,初升的太阳挂在天边,红彤彤的像火一样。 “川明寒波生,野旷岚雾白”
【注释】 遣兴:即兴作诗,抒发胸中的感慨。五首:五首诗。遗兴五首:指《遣兴》五首诗。食(shí)肉:吃荤。有不甘:感到难以下咽。茹荼(tú):苦菜。如荠(qǐ):像荠菜一样。韦布:粗布,贫士穿的衣服。颜无泚(zī):脸色没有光彩。寸丹:一寸的赤心,比喻忠贞之心。融通:通达,明白。万理:万物之理,泛指各种道理。衰荣各有定:人的命运各有定数,不可强求。尔:你,指作者自己。 挑灯读我书:挑亮油灯
【注释】 止水:指平静的水,比喻心地平静的人。烛物:照见事物。不流岂澄清:意思是说没有流动就不会有清澄明洁,这里比喻心地平静的人才能洞见事物的本相。 行役:指奔波劳碌的官差。云:语助词,无实际意义。要识静者情:意思是说要认识那些心地平静人的情感。顺自然:顺着自然规律办事。奈何:何苦;何必。营营:忙乱,烦扰。倏忽:瞬息之间。窍:通“穴”,孔洞。混沌:混浊不清的状态。沦败:毁败。支离:散乱的样子。颐
【注】 1. 春日道中:春天在道路上行走。 2. 雨收春日融:雨后天晴,大地复苏。 3. 众草丰且碧:草儿茂盛,颜色碧绿。 4. 和风拂轻衣:和煦的风吹动轻衣。 5. 飞花扑行客:飞舞的花瓣打在行人身上。 6. 晴空摇翠烟:晴空如翠烟一样美丽。 7. 莽苍见山色:远处的山色朦胧。 8. 青年岂长驻:年轻人怎么不会长久? 9. 感念思夙昔:怀念过去的事情。 【注释】 1. 春日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