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肉有不甘,茹荼乃如荠。
驷马怀隐忧,韦布颜无泚。
寸丹既融通,万理谅昭洗。
衰荣各有定,何必劳尔尔。
挑灯读我书,文字浩无涘。
白首穷一经,得禄未足喜。
舍已以从人,园庐任荆杞。
忧思不能眠,叹息增徙倚。
【注释】
遣兴:即兴作诗,抒发胸中的感慨。五首:五首诗。遗兴五首:指《遣兴》五首诗。食(shí)肉:吃荤。有不甘:感到难以下咽。茹荼(tú):苦菜。如荠(qǐ):像荠菜一样。韦布:粗布,贫士穿的衣服。颜无泚(zī):脸色没有光彩。寸丹:一寸的赤心,比喻忠贞之心。融通:通达,明白。万理:万物之理,泛指各种道理。衰荣各有定:人的命运各有定数,不可强求。尔:你,指作者自己。
挑灯读我书:挑亮油灯,在微弱的光线下读书。
文字浩无涘(sǐ):书籍如海,无边无尽。白首穷一经:年老的时候才读完一部经典著作。
舍已以从人,园庐任荆杞:舍弃自己的利益,随和别人的心意,把园里的房屋让给荆棘和野草。
忧思不能眠,叹息增徙倚:忧虑和思虑使他睡不着觉,叹息声中又多了徘徊不定。徙倚:徘徊、走动。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的作品,表达了他对人生境遇和社会状况的深刻反思和无奈之情。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详细解读和赏析:
遣兴五首
食肉有不甘,茹荼乃如荠。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吃荤肉时的心情。他认为吃肉虽然美味可口,但内心却感到不满足,就像吃苦菜一样令人痛苦。这里的“甘”和“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驷马怀隐忧,韦布颜无泚(zī)。
这两句诗通过对比来表达诗人的人生态度。他骑着四匹马,心中却充满了担忧;而穿着粗布衣服的人,脸上却没有失去光彩。这里的“驷马”和“韦布”分别代表着富贵与贫贱,“怀隐忧”和“颜无泚”则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寸丹既融通,万理谅昭洗。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真理的追求。他认为自己的一腔热血已经融入万物之中,而万物的道理也得到了昭示和净化。这里的“寸丹”和“万理”分别象征着个人的内心世界与宇宙间的普遍规律,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衰荣各有定,何必劳尔尔。
这两句诗强调了命运的不可改变和人生的差异。他认为人生的衰荣都有其固定的命运,没有必要去追求那些不切实际的东西。这里的“劳尔尔”可能指的是徒劳无益的努力或追求,反映出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挑灯读我书,文字浩无涘(sǐ)。
这句诗描述了诗人在夜晚挑亮油灯,在微弱的光线下专心读书的情景。“文字浩无垠”则表达了书籍浩瀚无边、无法穷尽的意境。这里既有对知识渴望的表达,也有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白首穷一经,得禄未足喜。
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晚年的思想转变。他虽然努力钻研经典,希望获得功名,但在他看来,真正的价值不在于名利的获取,而在于学问本身的修养和提升。这里的“白首”和“一经”分别指的是年老和一门学问,而“得禄”则是获得官职的意思。
舍己以从人,园庐任荆杞。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的人生哲学。他认为应该舍弃个人的私利,随和他人的心意行事,把园里的房屋让给荆棘和野草。这里的“舍己”和“从人”分别代表放弃自我和顺应他人,而“园庐任荆杞”则展示了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
忧思不能眠,叹息增徙倚。
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因忧虑和思虑而失眠的情景。他在叹息声中不断徘徊不定,无法安睡。这里的“忧思”和“徙倚”分别表示忧虑和不安的情绪。
这首诗通过对生活细节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杜甫晚年的生活状态和思想风貌。它既是对自身经历的回忆和总结,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入思考和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