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龙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主题、语言等的赏析。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中重要词语含义,仔细阅读诗句并理解诗意。同时,要结合整首诗词的内容和情感来分析赏析。注意不要出现错字漏字。 (1) 长堤带清流,迤逦未肯毕。悠然纵远目,已觉幽意溢。木末涌菌阁,琪林隐兰室。飞檐接回廊,高下势不一。疏溪引清冷,鞭石成崒嵂。搴若遵濑道,攀萝践云术。阻涧谓将绝,穿岩俄复出。坠露添金尊,清商泛瑶瑟
这首诗是韩愈写给好友孟郁的,表达了他对孟郁的敬仰和祝福。下面我将逐句解读: 诗句解释与译文 1. 奉君一卮酒,临岐为君寿 - 注释: 敬献一杯美酒,在岔路口向你祝寿。 - 译文: 恭敬地为你献上一杯美酒,在岔路的地方向你祝寿。 2. 羡君逸气凌飞涛,作人快利如并刀 - 注释: 羡慕你的气质像飞翔的波浪一样自由,做事情像利刃一样迅速。 - 译文: 我羡慕你的气质像飞翔的波浪一样自由
诗句释义: 伊予志四方,颇轻万里别。 负剑去乡闾,挂帆下吴越。 晨扳白门柳,夕探清溪蕨。 俯仰怀旧京,徘徊望北阙。 天上逢故人,济我巨川楫。 江山申独往,风水成利涉。 共此云涛壮,各吐中怀烈。 背棹指石城,登舻盼燕月。 感念平生亲,遥遥在天末。 多谢关山云,早晚迟于发。 译文: 我志在四方,不轻易告别千里之外。 背着宝剑离开家乡,驾着船帆渡过吴越。 早晨攀上白门的杨柳,傍晚又探查清溪的蕨菜。
清明述怀二首 忆我婴孩日,及兹春雨际。 我祖尚书郎,江乡有遗隧。 族人重追远,每岁集坟次。 我从父兄后,先期理去枻。 父为缉衣裾,母为治果饵。 登陇力或疲,父时抚我憩。 事毕涉江还,母子欢相慰。 去此几何时,双亲淹然逝。 而我复远迈,不遑肃祀事。 渺渺松楸围,怜有归梦至。 感彼夜鸟啼,衔哀泪频坠。 注释: 1. 忆我婴孩日:回忆起我小时候的样子。 2. 及兹春雨际:在这时候春天的雨水下着。 3.
这首诗是杜甫在唐朝安史之乱期间,对杨氏父子的挽诗。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 红旗飐阵火云开,填填战鼓殷春雷。 - 注释:旗帜在战场上飘扬,如同烈火和乌云一样;战鼓声如雷鸣般震耳欲聋。 - 赏析:描绘了战争的激烈场面,红旗、战鼓声都暗示了战争的紧张和激烈。 - 逆酋摩首不知处,壁垒如山一夕摧。 - 注释:敌军首领被击败,不知道该往哪里逃跑;一夜之间,坚固的防线就被摧毁。 - 赏析
【注释】: 1. 自我来燕市——来到京城。 2. 无复向时人——已不再像以前那样亲近了。 3. 冠盖满城隅——官宦显贵的帽子多得布满了城市的角落。 4. 要非心所亲——不是真心想要接近。 5. 中道逢吾子——在半路上碰到了你。 6. 抗手揖风尘——用双手招手,表示对朋友的敬意。 7. 相顾各含情——我们相视而笑,都含着情感。 8. 一言洽兰芬——一句话就象兰香一样芬芳。 9.
经漂母祠及淮阴祠 文绣不被贱,梁肉不食贫。何况共艰难,谁肯哀王孙。所以万乘主,不能释戛羹。何物老女子,乃识英雄人。风云虽自致,奋激由一言。高鸟既已尽,牝鸡实司晨。遂令齐假王,难容跨下身。一饭不忘报,肯负汉王恩。 李云龙《经漂母祠及淮阴祠》,文绣不被贱,梁肉不食贫。更何况共艰难,谁肯哀王孙。所以万乘主,不能释戛羹。何物老女子,乃识英雄人。风云虽自致,奋发由一言。高鸟既已尽,牝鸡实司晨。遂令齐假王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描绘了作者在清明时节对往昔的回忆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首联“飘风不遑宁,白日忽已老。”描述了清明时节的天气和时间,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颔联“既深仲子叹,转切皋鱼悼。”提到了仲子和皋鱼,都是古代著名的贤人,他们的事迹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颈联“忆昔侍高堂,立身苦不早。”回忆起自己年轻时侍奉父母的情景,感叹自己的成长之晚。 尾联“父书颇曾读
诗句释义 1 自女有知来,及吾事女祖。 - “从你出生以来,我就开始侍奉你祖母。” - “女”指孙女,“祖”是祖父或祖母。 2. 嬉笑一堂中,与语复与处。 - “在欢乐的聚会中,我与你交谈和相处。” - “堂中”指家中,“嬉笑”指欢笑。 3. 及长弄柔翰,颇能作奇语。 - “等到长大,擅长书写,能够写出奇妙的词句。” - “柔翰”指柔弱的文字,“奇语”是奇异的言辞。 4. 既与吾此流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古人不同时,今日不同调。 注释:古代人不在同一时代生活,而今天的人却有相同的志向和追求。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时间和时代的感慨,强调了虽然时间变迁,但人们的追求和志向是不变的。 2. 嗟我二三子,携手共言笑。 注释:感叹我们这些朋友,共同分享快乐时光。 赏析:通过“嗟我”和“携手”展现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强调了共同度过的快乐时刻。 3. 彼捐缟带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