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龙
【注】 ①发:出发。②挥袂:衣袖被风吹起,表示要离开。③江云:指长江上飘浮的云气。④兰棹:用木兰木做的船桨。⑤梅榆关:《元史·地理志》说:“榆关在山海关东十里,即古之榆谷也。”这里借指边塞。 【赏析】 这是一首写春日乘舟远行的诗,诗人描绘了一幅春江景色,抒发了自己久居他乡的感慨。全诗语言清新,意境优美,给人以美的享受。 第一句“春水日夜绿”写江水碧绿澄澈,春水潺潺,昼夜不息
燕子楼 雕阑露掩银河杳,漠漠巫云隔重峤。 回身背烛拥孤帏,怨雁哀虫夜相吊。 花落寒淮水乱流,越罗衫薄不胜秋。 宝枕香残玉钗折,梦魂先向九京游。 尚书高冢杳何许,闻道白杨堪作柱。 欲将瑶瑟奏孤鸾,有怨难通洛阳土。 妾自有心难具陈,绿珠非爱坠楼身。 牡丹春后看何似,多谢题诗白舍人。 【解析】 “燕子楼”即“含恨楼”,为唐末杜秋娘所居住的妓院。杜秋娘本姓李,原籍平州(今河北卢龙),后迁居长安
诗句: 苍梧云影漓江碧,曾共浮舟探水石。 译文: 苍翠的山峦在天空中映衬着漓江碧绿的水色,我们曾经一起乘坐小舟在水边探寻岩石。 注释: 1.苍梧:指广西一带,因古代苍梧郡而得名。2.漓江碧:漓江的水清澈见底,色彩碧绿如玉。3.浮舟探水石:泛舟游览,探寻水中的岩石。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朋友一起在漓江边游览的愉快情景。首句以苍翠的山峦和碧绿的水色勾勒出美丽的自然风光,为整个诗篇奠定了宁静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哀江头》中的一句。这首诗是杜甫在唐朝安史之乱期间所作,反映了当时人民的痛苦生活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切关注。 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plaintext 金陵有女兰闺彦,生来未识良人面。 金陵:指南京,当时是唐代都城,也是繁华之地。兰闺:指女子的卧室,兰代表兰花,象征着高洁。彦:才女,这里指女子。良人面:指男子的面容,良人即良配之人,表示理想中的配偶。
诗句翻译及赏析 1. 忽忽去故园,遥遥适楚甸。夕汛尽沿洄,朝浮惊陵乱。 译文:忽然间离开故乡,远远地来到楚地。黄昏时水流平缓,早晨时波涛汹涌。 注释:忽忽:忽然,突然;去:前往;故园:旧时家乡;遥:远;楚甸:指楚国的边远地区;夕汛:傍晚的水流;朝浮:早晨的波浪;惊陵:山名,位于今湖北省境内;乱:混乱。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主人公在旅途中的心情和感受。开头两句直接表达了他忽然离开故乡
注释: 1 青峰绿树参差见:描绘了一幅清幽的山水画卷,山峰苍翠挺拔,绿树丛生,形态各异,参差不齐。 2. 美人笑拥碧纱扇:描绘了一位美人手持碧色纱扇,面带微笑,娇媚动人的情景。 3. 记得龙家画阁前:诗人回忆起曾经游览过的一处风景,那里有一座装饰华丽的阁楼。 4. 翡翠帷中窥半面:诗人在阁楼内通过一扇翠绿色的帷幕窥视到一位美人的半边脸,画面美丽而神秘。 5. 澄潭千尺漾涟漪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美人在夜晚弹奏琵琶的场景,通过描绘琵琶声、风和月等细节,表达了诗人对美人的深深眷恋和无尽的哀伤。下面是逐句翻译和注释: ``` 听邻舟美人琵琶 夷犹青雀舫,沿漾绿杨津。 佳人理铁拨,幽恨一时陈。 但觉情如诉,未知心所亲。 溪风为呜咽,江月亦含颦。 定知垂玉箸,几度掩罗巾。 今夜空江上,能无断肠人。 ``` 译文: 听邻船美人弹琵琶, 犹豫着登上青雀般的小舟,荡漾在绿杨渡口。
观射呈袁仲符给諌 绣旗飐地彤云飘,健儿两翼卷春潮。 小麾传鼓催呈技,猿臂齐将白羽调。 沙场飒飒起风雨,怪石棱棱皆饮羽。 一声霹雳震江门,江涛敛怒翻身去。 使君技痒禁不得,五石雕弧一手擘。 垂杨叶尽雕翎风,不眩车轮眼中虱。 按方踌躇新月却,箙底忽归还跃跃。 抽向山阴猿母惊,累累九日天边落。 注释: - 绣旗飘扬在地面上(旌旗)。 - 春潮涌动如勇士的翅膀(壮志如云)。 -
九日临淮侯李玄素招同阮集之朱白石江遗民吴栗仲田卫公何丕承方圣羽王禹开方尔止方密之梁非馨集松筠阁同用远之 幕府拥旧畿,戟门接西苑。 主人暮开阁,上客初停幰。 维时秋九月,篱菊灿盈本。 承露已当杯,落英正堪饭。 蹑屐跨飞楼,开窗望遥巘。 北陆蝉声悲,南云雁声远。 嘉会不尝遘,况乃秋易晚。 请续未终曲,于焉尽缱绻。 注释: 幕府:指将军府。 戟门:古代宫殿、府第前设戟的门口。 主人:指李玄素。 上客
赠新都孙子真 方瞳绿发天都客,天与梅花作诗骨。 披云峰畔卧烟霞,瑶草春风几回碧。 半身荷叶一枝藤,人言即是孙家登。 访道来寻偃月子,振衣长啸飞云层。 铁桥石洞秋烟晚,手把琪花下兰坂。 山精木客喜相迎,遥劝黍珠一杯饭。 朱明萝月坐氤氲,回首天都梦白云。 探得稚川丹诀去,因风持似紫阳君。 注释: - 方瞳绿发:形容年轻英俊的外貌。 - 天都:地名,这里指代神仙居住的地方。 - 梅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