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龙
【注释】 楼下:指歌楼。刺人:用歌声挑逗。分行:按行。迭唱:轮番演唱。笑声频:笑声响。推:推崇、称赞的意思。摺扇:折叠的扇子。斜遮:倾斜遮挡。鸭舌唇:像鸭子一样翘起的嘴唇。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广州元夜歌舞表演中的情景,通过对歌舞表演者的不同表现手法进行描写,展现了他们各自的特点和风格。 开头两句“楼下歌儿惯刺人,分行迭唱笑声频”写在歌楼上唱歌的人善于挑逗人,轮番不断唱着歌,笑声连连不断
注释:广州的胡人(即古代西域的粟特人)族群不同,在东西方两处占据着营房居住。 秋千玩完,他们一起离开,边走边用琵琶演奏木鱼。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广州元夜(元宵节)风俗民情的诗歌。诗中通过描绘胡人在广州的居住情况,展现了当时广州多元文化的特点;同时,诗人也通过描述他们的娱乐活动,反映了当时广州人民的生活状态和娱乐方式。整首诗语言生动形象,充满了生活气息
【解析】 本题是一道诗歌鉴赏题。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考生对诗歌进行深入解读,然后结合诗句内容、作者情感、写作背景等进行分析作答。具体到本道题目,首先明确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内容的把握,然后分析诗歌的情感,最后赏析诗歌的艺术手法。 本首诗共八句,每句都是四字句,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第一句“长啸向春山”,点出诗人登山观景的心情和时间。第二句“山光遥带郭”,写出了远望所见景色的美妙
广州元夜歌 其八 永夜花丛百戏张,家家儿女为春忙。 数家更约相持去,城里新开内教场。 【注释】 永:长;张:盛。百戏:各种表演艺术。内教场:指皇宫里的教坊院,是皇家音乐舞蹈的表演场所。 赏析: 此诗描写的是唐代在广州举行盛大元宵节灯会的情景。首句“永夜花丛百戏张”,描绘了节日之夜,灯火辉煌,百花盛开,各种表演活动十分热闹的场面。次句“家家儿女为春忙”
【注】东家姊妹:指广州的妓女。她们爱惜春天,希望留住春光,所以打扮起来。倩(qian 请):求;请求。理容:梳妆打扮。鼓楼:即钟楼。拜先锋:在元代的民间传说中,元宵节晚上,有一名女子名叫李元霸,她能打虎斗狮,人们称她为“女武圣”。后来被一个卖卜卦的骗走,从此失踪了。 【译文】东家的姐妹们珍爱春天,每请旁人为自己打扮。等到了夜晚车马都已散去,便偷偷到钟楼上去给“女武圣”叩拜。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先要通读全诗,了解诗意,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诗句分析艺术手法、思想情感等。“忆旧游寄张约之”,这是一首写景的诗,描写了山寺的幽静景色,以及诗人与张约之的相会情景。首联是总起句,点明题意,“一肩明月一肩云”,写出了月色、云影,渲染出空灵淡远的意境。颔联“庞眉老衲踞长松,相逢为指最高峰。”写出了僧人的神态
【注释】 流星:流星雨。 帝遣祝融烧海水:传说中,黄帝派祝融去烧海水,使海潮上涨。 凌波仙子:传说中,西王母的侍女叫碧霄,她能驾云乘雾,在海上行走,因此称她为“凌波仙子”。 金芙蓉:即莲花,因为莲花的形状像金色的芙蓉。 大海合作琉璃碗:大海变成琉璃碗。 鲛人:指鲛人(一种生活在海里的人鱼),他们的眼睛能射出光芒。 冯夷:传说中的水神。 老蛟:指龙王,因年事已高,所以称为老蛟。 珊瑚树
注释:秋夜,江边的露气清新,芳洲的月亮半圆。美人命着兰桨,沿水荡漾。只可怜她的琴弦能解语,却看不见她袜子生尘。情长留响远,调促送声频。一定知道垂玉手,倘也掩罗巾。今夜在秋江上,能无断肠人? 赏析: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秋江夜景图。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美人深深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优美,富有诗意,是一首优秀的抒情小诗
【注释】 1.绿玉:指韩绪仲。 2.罗浮:山名,在今广东省境内。 3.黄龙洞:在广东惠州市。 4.双石楼:指双石峰,在广东惠州市。 5.双石楼东:双石楼上的东面,即东侧。 6.奇气:奇异之气,指灵气、灵异。 7.黄龙洞:在广东惠州市。 8.黄龙洞上:在双石楼上。 9.双石楼:指双石峰,在广东惠州市。 10.双石楼之下:双石楼的下面。 11.双石楼之西:在双石楼上的西边,即西侧。 12.双石楼之北
【注释】 嘉:美好。 蟠结郁:盘根纠结,郁积成文。蟠结:盘旋纠缠。郁:积聚。 幸:庆幸。良工手:指技艺高超的工匠之手。 绮席:华丽的筵席。 初疑:起初疑惑。捧出盘:捧出这盘精美的文木盘。 愿承:愿承接。罗袖拭:以衣袖擦拭。 微芹:芹菜的嫩芽,这里代指小菜。 【赏析】 这首诗写在华丽宴会上,有人拿出一盘精美的文木盘,诗人感到新奇而惊喜。接着,他联想到盘中的文木盘是由良工巧匠制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