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学程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一个选项都是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错误的地方一般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名作。它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和人生变迁的感慨。 首先来看第一句:“牂牁东汇水连空”,这是写长江在四川宜宾一带流入大海。“牂牁”指牂柯江,古称南盘江,发源于贵州黔中山地,北流至四川宜宾以下改称金沙江。“东汇”指的是江水东流汇入大海的情景。“水连空”则形容江水浩渺,与天空相接。这一句通过描绘江水的流向,为整首诗定下了秋日的背景。 接下来是第二句
小金山禅寺 上方钟磬倚秋空,平楚苍苍落照红。 波漾楼台翻罨尽,烟销江树晓青葱。 渔歌浅濑孤篷晚,僧渡慈航一笛风。 淡月微云窥色相,昙花时现法轮中。 注释: 1. 上方钟磬倚秋空:指寺院在秋天里静悄悄地坐落在高处,钟磬声随风传遍了整个天空。 2. 平楚苍苍落照红:指秋天的景色,一片辽阔的平原上,远处的山丘和树木在夕阳下呈现出一片片红光。 3. 波漾楼台翻罨尽:指江面上的波浪轻轻荡漾着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文人林逋,他的诗作多有隐逸之气,此诗即是。下面逐句翻译并加上注释: - 安期岩(山名) - 花落猿啼削壁间:形容山景荒凉,树木凋零,猿猴在悬崖峭壁上鸣叫。 - 升真元迹渺难扳:意指山上的道观或遗迹已经难以寻觅。 - 白云封后无鸡犬:比喻隐居之处与外界隔绝,只有白云和野鸟为伴。 - 流水声中有佩环:形容水流潺潺如人佩带玉佩的声音,增添了一种幽静的氛围。 - 草树不知蝉蜕去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下面是诗句的逐句释义: 登白云山绝顶望罗浮 - 登上白云山的最高峰,放眼望去,可以看到罗浮山。 万叠嶙峋紫翠重,长松寂历似秦封 - 山峦重叠,青翠欲滴,就像秦始皇的墓地一样神秘庄严。 采芳谁与寻三秀,访古空闻化九龙 - 你去寻找那三株美丽的花吗?但只是听到传说中有九龙化成的神迹而已。 云径寺荒犹驻鹤,春山花发引携筇 - 云路旁的寺庙荒凉已久,但仍然有仙鹤在此栖息
不堪萧瑟气悲哉,风笛离亭罢酒杯。 心折此时杨柳曲,棹经何处水云隈。 相思为报衔鱼鸟,别后愁扳破腊梅。 胶漆袛应投末契,天涯白发老相催
上方钟磬倚秋空,平楚苍苍落照红。 波漾楼台翻罨尽,烟销江树晓青葱。 渔歌浅濑孤篷晚,僧渡慈航一笛风。 淡月微云窥色相,昙花时现法轮中
万叠嶙峋紫翠重,长松寂历似秦封。 采芳谁与寻三秀,访古空闻化九龙。 云径寺荒犹驻鹤,春山花发引携筇。 飘然欲御罡风去,四百峰头好寄踪
牂牁东汇水连空,惨淡黄云唳晚鸿。 泽国疏烟寒倚棹,城陴哀角暮随风。 千家砧杵秋先断,数点渔灯乱后红。 摇落江湖成底事,几堪萧瑟月明中
苏学程是明朝的诗人,他生活在明神宗万历年间。以下是对苏学程的详细介绍: 1. 个人背景:苏学程出生于顺德地区,据《小金山禅寺》等作品可看出,他的文学成就与自然景色紧密相连。 2. 文学成就:他的诗文风格清新脱俗,语言优美,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在明代诗坛上,他的作品虽不如当时一些名家那样广为人知,但依旧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和艺术魅力。 3. 历史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