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函是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词内容、语言风格、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理解和掌握。 “初春”“避客”句,点明时间是初春时节(即早春二月),地点在山上,“避客”表明诗人此时正隐居山林,与世俗隔绝。诗人在初春时来到山中,是为了躲避世俗的喧嚣,远离尘世的纷扰;然而,他没想到的是,自己一来便受到了欢迎,山中的隐者都纷纷前来拜访,这使诗人感到惊喜不已。 第二句承接上句,进一步写诗人在山上的感受。“喜”
注释: 芙蓉如面石榴裙,锦帨金针特地真。 芙蓉(荷花)像女子的面容一般美丽,石榴裙(石榴花裙子)鲜艳夺目,绣着精美的花纹。锦帨(一种华丽的头巾)。金针(缝纫用的金线),特地真(特别真实)。 若作目前境物会,拈花辜负昔时人。 如果把眼前的景色看作真实的事物,就会错过以前的人或事。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遗憾之情。 首句“芙蓉如面石榴裙”
【注释】 复熊:唐睿宗李旦年号(712-713)。鱼山:即嵩岳,在今河南登封县西北。内阁:唐官署名。呈偈;献诗。檀越:指施主或供养者。遗粟:赠送粮食。不似:不如。 译文: 山上的花草鸟儿和涧边的行人,松树的韵律长吟声石作邻伴。 檀越近处赠送的新谷,今年不像去年那么贫穷了。 赏析: 《复熊鱼山阁呈偈》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写于公元824年(大和八年)秋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赏析。解答时明确全诗内容,把握意象的特点,分析诗歌表达的思想情感。 “千古文章慧业人”意思是:千百年来,文人墨客都是聪明智慧之人。“千古文章”指历代文人的著作,“慧业”即聪明才智之事业。“慧业人”指有才华的读书人。 “木樨香遍万山春”意思是:桂花香气遍布整个万山,春天到来。“木樨”是桂花的别名,“香遍”形容桂花开得茂盛,“万山”指连绵不绝的山。 “孔门虽有真衣钵
一池寒雨滴残荷,望里云山涕泪多。 注释:一场寒冷的雨,落在池塘里,让残败的荷叶沾满了水珠,仿佛在诉说着离别的痛苦。我站在桥上遥望着远方的云山,泪水不禁涌了出来,因为我思念的人就在那边。 此道尚能支病骨,逢人谈笑小桥过。 注释:我知道这条道路虽然艰险,但只要心中有爱,有信念,就一定能够坚持下去。每次遇到困难时,我都会想起那些美好的回忆,让我觉得生活还有希望。即使面对困境,我也会选择微笑面对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和赏析: 示周闻湛居士 晚年学道莫徘徊,阅尽繁华冷似灰。 趺坐禅帷香暖处,一声霹雳梦初回。 注释: 1. 晚年学道莫徘徊:指在晚年时期追求道家修炼之道,不要犹豫徘徊,要坚定信念,勇往直前。 2. 阅尽繁华冷似灰:形容经历了世间的繁华喧嚣,却感到如同灰尘一样冷漠,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3. 趺坐禅帷香暖处:形容坐在禅房内
以下是《杨睹者居士引其子来参二首》的逐句释义及赏析: 诗句解读: 1. 缁素从来一道存,异同黑白但名言。 - 缁素:这里指僧人和世俗之人。 - 从来一道存:自古以来,僧人和世俗之人都是共存的。 - 异同黑白但名言:尽管他们有差异,但这些差异只是通过言语表达出来的。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一种哲学观念,即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信念之间的区别可以通过言语来表达,但它们本质上是相同的。 2.
注释:父子一同来拜见,这件事也真够奇。正好在看到北斗星的时候。 一室清冷僧俗和,面面相看知未知。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禅家生活的诗。《杨睹者居士引其子来参二首》是唐代诗人郑琰的《禅门十咏》之二,全诗通过描述一个禅宗和尚和他的儿子一起打坐参禅的场景,表现了禅宗修行的静谧、淡泊和高远的境界。 诗的前两句“父子同参事亦奇,欣逢恰在睹星时。”描绘了一个特殊的场景——父子两人一同参悟佛理。这本身已经颇为罕见
注释: 去年此时,我与你相识并认识你的脸庞;如今,今年我又想起了你。 到处都开满了桃花,好像都是梦一样。但有一支你亲手赠给我的桃花,它却像春天一样生机勃勃。 赏析: 此诗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深的思念之情。首句“去年此日识君面,此日今年却忆君”回忆了去年与朋友相聚的美好时光,而今又到了分别的时刻,心中不免泛起对友人的无限思念,因此产生了“去年识君时,今日念君处”的感慨。
【注释】 还:归;岭南:指广东。汀州:今属福建,在广东省东北部。道中:途中。老父(父亲):年事高迈的祖父。 【译文】 六十岁的老人心性坚如铁石,知恩不能报答只能空自感伤。 回家本是儿孙们的事,祖父却从来不曾出过门。 【赏析】 此诗是作者在归家途中,对老父的追思之作。 首二句写老父的刚直不阿。“翁”字,一语双关,既是对老父的称呼,又是对老父年龄的概括。“心似铁”,形容老父刚正不阿、忠贞不渝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