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邦琛
寄邓升仲作四首 【其一】 危楼曾共倚阑干,杨柳春风分外寒。 今日登临虚怅望,青山争似去年看。 注释:曾经一同倚靠在高楼上栏杆边,杨柳树在春风中格外寒冷。今天登上高处空自惆怅远望,青山景色和去岁相比如何?赏析: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春天时与朋友一起攀登高楼的场景,以及站在高楼上的感慨。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观来抒发自己的情感。首句“危楼曾共倚阑干”描绘了诗人与朋友共同攀爬高楼的情景
【注释】 卧病山中岁月虚:指自己长期卧病在床,时间已经过去很多年了。 佳期南浦怅何如:指自己久盼的与邓升仲相会的日子又快到了,可是却感到惆怅不安。 水云隔断浔阳路:以九江名胜地浔阳江(即长江)为背景,用“水”和“云”来暗喻诗人的心情。 不寄麻姑二月书:指自己因为疾病不能去看望邓升仲,无法给他送去书信,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 译文: 我因病卧床多年,时光已逝去很多年,可期待的日子也即将到来
寄邓升仲作四首 平生肝胆向谁论,一顾长怀伯乐恩。已许此身酬国士,肯将长剑负夷门。 注释:我一生的抱负和志向都向谁倾诉,只有伯乐(古代著名的相马专家)能了解。我已经答应为国家效力,不愿意带着宝剑辜负了夷门关的重任。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和责任感。诗人自述一生的抱负和志向都在向他人倾诉,但他更希望有人能理解他的内心世界。他以伯乐自比,表示自己能够像伯乐发现千里马一样发现并珍惜人才
《留别邓升仲三首》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组诗。此组诗共三首,写于大历二年(767)春末夏初。 第一首:相依难作别,况复值烦忧。 蔓草萦新恨,飞花感昔游。 注释:彼此之间难以割舍,更何况又面临烦忧之事。缠绕的野草萦绕着我新的怨恨,飘飞的鲜花也让我想起过去的游历。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离别之际,对过去生活的无限怀念和对现实的深深忧虑。首句“相依难作别”,揭示了诗人与邓升仲之间的深厚情感
【解析】 “五载寒灯对掩扉”一句,意思是“寒窗苦读五年来”,诗人在书房里读书已经五年了。“那堪动隔经旬别”,意思是“哪堪承受隔十来天的分别”。这两句写出了与朋友分别的难言之情。“烟花风月几曾离”,意思是“烟花风月又何尝是离别呢”?这是说诗人和友人之间虽然有离别,但并不至于像烟花、风月一样,只是暂时的别离,并不是真的不能相见。 “那堪动隔经旬别,泪尽南窗苦竹枝”的意思是说
诗句释义 1. 迢迢牛女宿:牛郎星与织女星在夜空中相距遥远,如同牛郎与织女相隔两地。 2. 闻道昨宵分:得知他们在昨晚分别的消息。 3. 河落馀星佩:银河落下,星光散落如佩戴之玉佩。 4. 桥空散鹊群:鹊桥(传说中的牛郎织女相会之地)因缺乏牵牛而显得空荡无人。 5. 金梭停夜月:织女用金梭在夜晚的月光下织布。 6. 玉箸湿重云:织女的手指沾满了晶莹的露水和厚重的云雾。 7. 得似离人恨
孺朗携酒过明叔山房同赋 十年琴酒约,此度更相仍。 病思慵司马,诗情见杜陵。 竹云苍自落,兰醑碧如澄。 闻说南楼上,新凉正可乘。 注释: - 孺朗携酒过明叔山房同赋:这是一首描绘作者与友人共同品酒、吟诗的诗篇。 - 十年琴酒约,此度更相仍:表达了与友人之间约定了多年的琴酒之约,这次又再次相聚。 - 病思慵司马:这里的“司马”指的是古代诗人左思,他因为疾病而变得懒散。 - 诗情见杜陵
留别邓升仲三首 岂有长途隔,离居亦黯然。襟期两年尽,得失寸心怜。 别簪萦愁恋,芳华托梦悬。不知南浦月,相送几时圆。 注释: 1. 岂有长途隔,离居亦黯然:难道只有长时间的分离,离别后的生活也会显得黯淡无光吗? 2. 襟期两年尽,得失寸心怜:两年的时间已经过去,对于得到和失去的烦恼只能感到心疼。 3. 别簪萦愁恋,芳华托梦悬:分别时,别针缠绕着离别的忧愁;美好的青春如同梦中的景象一般飘渺不定
以下是对您提供的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闻君今夜恩,少别已如斯。 闻君今夜恩,表示听到您今夜的恩情,少别已如斯,表示虽然离别的时间不长,但已感到悲伤。 何况一年隔,兼之千里思。 何况一年隔,表示即使只是一年时间相隔,也让人感到悲伤;兼之千里思,表示思念之情跨越千里。 髻鬟随月堕,环佩拂云垂。 髻鬟随月堕,表示发髻随着月亮落下,环佩拂云垂,表示佩戴的首饰轻轻垂下。 欲向人间问,乘槎知几时
留别邓升仲三首 与子周旋久,幽栖借一枝。 才名人共妒,贫贱尔偏知。 鸡黍终言晤,莺花自岁时。 谁怜风月夜,相忆各分歧。 注释: 1. 《留别邓升仲三首》是唐代诗人李白在长安时写给好友邓升仲的一首诗。 2. 与你一起度过的日子已经很久了,我独自隐居在深山之中,借用你的一枝来点缀我的隐居生活。 3. 才华横溢的人往往会引起别人的嫉妒,而我却因为贫穷和地位低下而得到你特别的理解和支持。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