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文焯
《蝶恋花》是一首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全词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之情。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详细注释: 1. 花月一春供几醉,染柳熏梅,费尽铅华水。 注释: “花月”指的是春天里盛开的花朵与明亮的月光,“几醉”形容饮酒作乐到极点的样子。“染柳熏梅”指春天的景象,柳树和梅花都经过了冬天的寒冷,现在开始复苏,颜色更加鲜艳。“费尽”,意为用尽了
杨柳枝 赋小城梅枝 到地春风不肯闲。南枝吹尽北枝残。 吴宫多少伤心色,占得墙东几尺山! 注释:到了春天,春风也不愿意休息,它一直吹拂着。南边的树枝被吹得凋零了,而北边的树枝却依然挺立在那里。吴宫的废墟上,充满了伤心和哀愁,有的地方甚至被风吹走了几尺高。 译文: 到了春天,春风也不愿意休息,它一直吹拂着。南边的树枝被吹得凋零了,而北边的树枝却依然挺立在那里。吴宫的废墟上,充满了伤心和哀愁
杨柳枝·赋小城梅枝 采香径里晚烟空,濯粉池边晓露丛。 一样故宫春寂寞,可怜无地看东风! 注释:在采香径里,傍晚的烟雾已经消散;在濯粉池边,清晨的露水正聚集。这一样的皇宫春天,也显得十分寂寞,可恨的是无处观赏那东风吹过的美景。赏析: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郑文焯的作品,以杨柳枝的形式,描绘了皇宫中春天的景象。诗中通过“晚烟空”和“晓露丛”这两个景象的描述,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寂寥
【译文】 落尽江边的梅花春天过半了,浪花中的狂花,不会伤春的双眼。一夜金铃的消息断了,只供蜂蝶在尘世中乱撞。 路旁的马蹄飞燕,解惜香泥,已是韶华逝去。斜阳帘栊人不见,蘼芜雪老谁家苑。 注释: - 落尽江梅春已半:落尽:凋谢;江梅:江南的梅花;半:过半,过了一半。意思是梅花已经凋谢了。 - 浪蕊狂花:指没有骨气、不守节操的女子。 - 一夜金铃消息断:金铃:指女子的耳环;消息:消息儿,这里指情事
【注释】: 己酉:宋孝宗隆兴二年,即公元1164年。中秋夜雨:此指作者在这一年中秋节的夜晚下雨。 抵死:极力、拼命地。 梧叶:指秋日梧桐树叶。 旧节:指秋天的节令。 惟:只有。酬:报答、献上。双泪眼:指人因悲伤而流泪的眼睛。 西阑:西边的院落。秋声满:秋风吹得庭院里一片落叶之声。 赏析: “好月一年能几见”,是说美好的月亮一年难得一见,所以特别珍惜;“待得圆时,抵死云遮遍”
注释: 谁家的笛声中传来了梅花的芬芳,倾国倾城的风流才女能解此情,令人断肠。我白发苍苍却依然伤春无限思念,这株梅树怎能只与兴亡相关?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杨柳和梅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爱情和历史的深深怀念之情。 第一句“谁家笛里返生香?”诗人用疑问的语气询问,是谁家的笛声之中传来了梅花的芬芳?这里的“返生香”是指梅花在春风中绽放时散发出的香气,如同生命复苏一般。
【注释】 ①几日层城:几日来。层城,即“层台”,高楼。春漏泄:春夜漏壶滴漏,声传于外。 ②调莺:调戏黄莺。新柔舌:黄莺鸣声婉转柔和。 ③好梦不堪春后说:美好的春天之梦不能在春天以后再说。空林犹有啼鹃血:树上还留有杜鹃的啼血。 ④兰麝罢熏:兰花和麝香已不再用。山枕热:指被褥温暖如山。 ⑤酒醒阑干:酒醉醒来时倚在栏杆上。 ⑥羌管:即羌笛,一种乐器。有情吹不彻:羌笛声情意绵绵,但吹奏得不够动听
【注释】 ①胥口:地名,今江苏苏州西南。 ②桂山:即桂花山,在苏州西南,相传为吴王姑苏台旧址。 ③镜中游:用晋人殷仲堪事典。殷仲堪居荆州,有妓曰韩寿,善容仪。后以重金聘之,韩不从,乃赠以双明珠、翠玉簪等物。韩悦色,遂留宿,共结欢好。及去,韩犹恋恋不忍舍。故殷仲堪《夜发石关亭》诗云:“还顾望旧游,长路漫浩旷。” ④山阳残笛:指晋人桓伊事。桓伊为江州刺史时,常乘船游览山水,每至一处必吹笛自娱
浣溪沙 · 甲辰中秋后二日晚晴放舟石湖,观越城桥下☆月,明日将从胥口探桂山中,不预此游盖五年矣。 旧泊横桥花覆船,酒灯人语隔湖烟,红箫肠断十年前。 经醉溪山如此夜,后逢花月奈何天,漫吟秋扇黯悽涟。 注释: 浣溪沙:词牌名。 甲辰:宋孝宗的年号,1174-1189。 中秋后二晚:中秋节后第二个晚上。 晴:天气晴朗。 放舟:乘船出游。 石湖:地名,位于今浙江省杭州市西湖西南岸,因湖石多青白色而得名。
【注释】 己酉:宋孝宗乾道三年(公元1167年)八月,作者时为太学教授。中秋夜:农历八月十五日。雨:指秋雨。 【译文】 常怀念在红楼中和恋人离别时的夜晚,明月当空,赏月的人纷纷离去。自从发现月亮圆了却没有这样的苦痛,每年的思念之情都难以弥补。 想要请嫦娥来诉说心中的愁绪,泪珠湿透了花枝,故作一场黄昏的细雨。后夜相见的时候,肠断处又是被愁眉所妒。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