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宁
这首诗的原文是:“兴国灵山二十景和前令唐子侯氏引路松,普济慈宗广利门,芝崖彤穴尚阴尊。波心水藻媞青鲤,云背珠翚驻玉鹓。灵曜金宫流日月,宝陀香篆自朝昏。兴亡一慨齐梁事,夜雨寒山愁唳猿。” 译文: 在兴国灵山的二十景中,唐子侯氏引领我们游览,这地方如同普济寺般神圣。芝崖上的红色洞穴显得庄严尊贵。水面上生长着翠绿的水藻,仿佛一条青色的鲤鱼在水中游动;云雾中的山峰上栖息着五彩斑斓的鸟群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兴国灵山二十景和前令唐子侯氏引路松 葶苈须弥无是宗,业缘明觉性灵冲。 幻烟未灭苦群障,心月当悬色尽空。 四梵宾从捐赤火,七华玄阖挹光风。 长罗到此还何事,恨不形骸都自融。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以及注释: 1. 葶苈(tíng lài)须弥(xū mí):这两句可能是在描述一种景象或境界,葶苈是一种植物,常绿小草,须弥则是佛教用语,指的是世界
兴国灵山二十景和前令唐子侯氏引路松 白日芬刍度法乘,蜕形西望紫空凌。 平生会解三真术,投老终传四远灯。 香革履孤怜达祖,青莲花巧忆图澄。 相看慧景无虚过,留取萧斋纪旧曾。 【注释】: 白日:太阳。 芬:香气浓郁。 刍(chú):喂牲口用的草。 法乘:指佛教的教化、佛法。 蜕形:指脱去凡胎,变成神仙或佛性。 紫空:天空。 三真:道家所说的三种真实。 投老:年老。 香革履:用香草制成的鞋子。孤怜
兴国灵山二十景和前令唐子侯氏引路松 - 注释: - 银河一派泻松风:银河如瀑布一般倾泻而下,与松树的风声相合。 - 飞瀑倾泷日激舂:瀑布如雷霆般轰鸣,阳光照在瀑布上,犹如春天的雨露滋润着大地。 - 寒洁细嘘和露屑:寒冷而洁白,轻轻吹拂着露水和尘埃。 - 轻圆难定落盘踪:轻盈而圆润,难以确定下落的方向。 - 甘分袅竹饶春席:甘甜的竹子,为人们带来春天的气息和舒适。 - 泽净平畴慰旱农:湿润的土地
【解析】 “兴国灵山二十景”:指江西庐山的二十座名胜。此诗为作者游庐山时所作的七律,描绘的是庐山的美景。“唐子侯氏”:唐代诗人侯莫陈的字(一说为唐朝宰相李邺侯)。“引路松”:即迎客松。 【译文】 短草高耸的兰花在雾气弥漫的小门前,东风随时到处轻轻拂动着草木。 一弯清水环绕着天光发散的地方,八层叠嶂环绕着昙花影子照耀之处。 水清沙净之地适宜于鹭鸶浴浴,平地与高处不碍鸿雁飞翔。
【注释】 兴国灵山:在江西省赣州市。二十景,指《兴国县志》中记载的该山的20个美景。唐子侯氏,唐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和诗人,字子高,河南洛阳人。引路松,相传晋代王羲之曾手植此松于会稽山阴。 【译文】 天地之间分出了不同的境界,清雅之气令人心旷神怡。知道这是古人留给我们的洁身自好之道,不是为了迎合时俗才去追求规范。内心保持谦虚,坚持信念,道义才能长久地生根发芽;行为上始终坚守正道
【注】兴国灵山,在江西九江市西南。河东,指黄河北岸地区,这里指黄河以北。唐子侯氏引路松,唐子侯姓侯名松,是唐代人。 兴国灵山二十景和前令唐子侯氏引路松 平川不作河东吼,神岳如从西土还。 已见锦衣雄虎帐,共贤彤陛犯龙颜。 铜颅独举寒威重,金斗高悬正气殷。 猛兽尽潜清兔夜,妖狸无跳白狼山。 兴国灵山有二十景,这是其一,名为“灵山霁色”。 诗中描写了山间的云雾渐渐消散,天空变得明亮透彻的景象
兴国灵山二十景和前令唐子侯氏引路松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宓所作,描述了兴国灵山的二十景,并表达了他对大自然和人生的感慨。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赏析: 首联:“兴国灵山二十景和前令唐子侯氏引路松” 这两句诗描绘了兴国灵山的景色,也提到了一个叫唐子的侯氏。这里的“引路松”可能是一种象征,表示唐子侯氏为作者指引方向,帮助他理解自然之美。 颔联:“仰沿文祖揖山神,爱尔聪闻独引伸。”
兴国灵山二十景和前令唐子侯氏引路松 玄渚渟渟泛瑞莲,三神山果驾澄渊。 相传尽道颜如玉,欲到只愁风引船。 解佩净依清汉藻,褰裳轻漾紫蒲涟。 何当洧水多春意,触忤诗人作卫篇。 注释:传说中,玄渚是一块神奇的土地,它长满了盛开的莲花,就像泛着祥瑞之光的莲。三神山是指神仙居住的地方,它们确实驾乘在清澈见底的深潭之中。相传人们都说那里的人都是如玉般洁白的容颜,但是当他们想要到达那里的时候,却只感到忧愁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此类试题一般需要我们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结合诗歌的内容、语言及表达技巧等方面去具体分析。此题中,第一问“这首诗的颈联‘上苑众芳来鹈鴂,建章百转绕流莺’中哪一句是运用了典故?”,可从全诗的角度考虑,颈联两句写景:上苑百花盛开,群芳斗艳;建章宫内百鸟欢唱,流莺婉啭。颔联两句写景:园内群芳斗艳,众芳斗美;宫廷内鸟语花香,百鸟争鸣。颈联两句以景作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