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春宫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张孝祥为李嵩岑的六十岁生日而作,表达了作者对李嵩岑六十华诞的祝福和对其政治才能的赞赏。 诗句释义: 1. 气爽山头,波恬海外,旗门日丽风清。 注释:天气晴朗,山头清新,海上波平如镜,旗门(象征朝廷权威的地方)明亮、风清。 2. 萧鼓西湖,春台乐偏群生。 注释:在西湖边吹奏箫鼓,春天的音乐特别受欢迎,所有人民都享受着这种音乐。 3. 凭将静理行仁术,无建威、已自销萌。 注释
【注释】 壬午:宋孝宗淳熙十六年。太原:今山西省太原市,古称并州,是金兵入侵的前线。 关险东封,河长西堑:指宋朝在山西一带设防。东封指太行山以东的防御,西堑是指黄河以西的防守,即太原地区。 峻岭平城:指平城(今山西大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通衢连帐,部中十万貔貅:意思是说军队纪律严明,军容整肃。“通衢”意为四通八达的道路,“连帐”意为军营帐篷相连,“部中”为部队中,“貔貅”指勇猛的战士。
【赏析】 本篇是送别词。上片写与太守的饯别,下片写与友人的惜别。 开头两句“清歌美酒殷勤劝。莫匆匆分散”。起首两句是写筵席上的饯别。清歌美酒是宴饮时所必用的,殷勤劝饮是主人对客人的款留之意,“莫匆匆”三字是说不要匆忙地分开。从表面上看,似乎只是一般的应酬语。然而,这却是送别时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之一。因为饯别宴会往往也是分手的时刻,所以主人殷勤劝酒,无非是要借此机会和客人话别。如果客人不辞而别
【注释】 豆熟蚤粳香:指稻谷已经成熟,稻米清香。 菱老芋肥莲实:形容农田丰茂,水田里的菱角和芋头肥大了,水中的莲蓬也结满了果实。 原野桑麻相映,总阳春馀泽:田野里桑树和麻子相互映衬着生长,好像整个田野都在享受春天的滋润。 政拙与心劳:政事处理得不好,是因为自己心里劳累。 赋足民安逸:国家赋税充足,百姓生活安定。 使君心事:您心中所想的事情。 【赏析】 此词写于庆元二年(1196)。当时
【诗句】 得路青云,丹墀独对,醉归春满琼林。 花县天曹,黄堂五马,清政化到如今。 鸳湖此别,意应与、湖水同深。 行瞻凤阙,立待金门,宫漏沉沉。 龙楼瑞旭才临,瑶阶奏绩,荣振朝簪。 犹记当时,御炉香里,曾听胪唱纶音。 九重云表,重瞻恋、顷刻千金。 三呼华祝,咫尺天颜,一片丹心。 【译文】 你踏上仕途,青云直上,只身在朝廷上面对众臣,醉后回到家乡,春天的美景如诗如画。 你在花县管理,天曹之下
庆春宫 送佟太守北行述赠 行十题入事 谒金门 其四 送郭判簿赴京 【注释】 疏雨凉风:细雨,凉爽的秋风。 梧叶:梧桐树叶。梧桐落叶晚,常以之代指秋天。 冥鸿:大雁。 江云海月:江上和海上的云和月。 琴堂:琴堂,古代帝王或贵族家中的书房。 疏越:指远离朝廷而隐退的人。 玉阙:指宫殿、皇城。 归期:归来的日子,这里指回归故里的时间。 【赏析】 此词为送别之作。词中描绘了离别时的场景
烟草沉山,蘋风蹙水,天涯又是残春。 唤友莺儿,寻家燕子,那堪花雨纷纷。 心惊物候,空目断、江东暮云。 愁来不见,梦去仍迷,此地逢君。 注释: - 烟草:指春天的景色。 - 沉山:形容山色暗淡,如同烟雾一般。 - 蘋风:指微风吹动水中的浮萍,形成波纹。 - 天涯:指远处,这里指远方的家乡。 - 残春:指春天将尽的时候。 - 莺儿:黄莺鸟。 - 燕:燕子。 - 那堪:怎能忍受。 - 豪气成虹
诗句释义与译文 原文: 江影涵空,山光浮水,画楼直倚东城。落叶声稀,归鸿声杳,晚风却递钟声。去天咫尺,只疑是、齐云摘星。阑干凝伫,愁见垂杨,烟絮萦萦。 译文: 江面映照着天空,山峰倒映在水面上,画楼高耸,直接靠在古城的东侧。秋天落叶稀疏,归鸿声音渺茫,晚风吹来送来寺院的钟声。离天如此之近,仿佛能摘下星辰一般。栏杆上凝视沉思,看到飘动的杨柳,烟雾中的柳絮缭绕。 注释: 1. 江影涵空
【注释】 1. 立春——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2月4日或5日。 2. 风送深冬,雪消残腊——形容冬天的寒冷和春天到来时的温暖。 3. 天时人事相催——指自然界的变化和人世间的事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 4. 堂北迎萱,水东问柳——迎着春天的到来,在院子里种植萱草和柳树,以祈求吉祥。 5. 土牛装罢,候葭琯、先飞律灰——土牛是用来耕地的农具,等待冬至时(农历十月初一)葭管吹出的声响和律管发出的声响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词作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句子所表达的具体含义来筛选并搭配诗句。解答此类题,要联系上下文,根据句中词语的语意来推断出其具体意思。 “残叶翻浓,馀香栖苦,障风怨动秋声”的意思是:枯败的叶子翻卷着浓密的黄叶,残留的香气萦绕着苦楚;秋风在树梢上吹拂,发出凄凉的声音。这一句是写秋天景色的萧条。 “云影摇寒,波尘销腻,翠房人去深扃”的意思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