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熟蚤粳香,菱老芋肥莲实。
原野桑麻相映,总阳春馀泽。
休言政拙与心劳,赋足民安逸。
欲问使君心事,听儿童歌拍。
【注释】
豆熟蚤粳香:指稻谷已经成熟,稻米清香。
菱老芋肥莲实:形容农田丰茂,水田里的菱角和芋头肥大了,水中的莲蓬也结满了果实。
原野桑麻相映,总阳春馀泽:田野里桑树和麻子相互映衬着生长,好像整个田野都在享受春天的滋润。
政拙与心劳:政事处理得不好,是因为自己心里劳累。
赋足民安逸:国家赋税充足,百姓生活安定。
使君心事:您心中所想的事情。
【赏析】
此词写于庆元二年(1196)。当时,作者任太常丞,送行友人佟太守北去。佟太守是谭大尹的女婿,因此作者称其为“谭婿”,并借谭大尹的口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全词通过赞美田园之美,抒发了对太平盛世的向往之情。
上片先从丰收之景落笔,点明时令为早春。接着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色彩鲜明的田园风景画:稻谷已熟,散发出阵阵清香;菱角长势旺盛,莲蓬累累,水田里一片绿油油。再由景及人,以原野上桑树和麻子相互映衬着生长来反衬出国家政治清明、人民安居乐业的景象。最后又从宏观着眼,说国家赋税充足,百姓生活安定。下片紧承上片结尾,以谭大尹的口吻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他首先表示不谦虚,说自己虽无什么才能和功绩,但心里并不烦忧,原因是国家的赋税充足,百姓安居乐业,所以天下太平。接着他又说:“我欲问您的心事,可听听那些儿童们的歌声拍手。”这一句既写出了他对友人的关心和牵挂,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人情,即在民间有唱歌跳舞等娱乐活动,用以歌颂太平盛世的美好景象。
本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情中见景,景物交融,情景相生,浑然一体,达到了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境界。同时,全词语言清新自然,意境开阔优美,格调高远明丽,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