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逢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题赵善长为李原复所画山水》。 译文: 太阳的光芒如同青白色的寒冷气息,山峰上的山童和树林中的樵夫仿佛都在缩手缩脚,城市的喧嚣和饥饿的感觉让人感觉无力,莽莽苍苍的大地就像大宅院一样。 齐东的赵原吴下客,辞别荣华养母韩康伯。酒后忽然想起雍熙时的日子,那时的画家用笔法描绘出荆关海岳的宏伟。 魁峰杰岭大将颜,秀厓峭壁仙卿班。云岚滃勃嵩华表,石栈荦确崤函间。 翚飞楼阁深翠隐
曹云西山水 世治多福人,时危多贵人。 贵人乃鬼朴,福人真天民。 缅忆曹云西,生死太平辰。 高秋下孤鹤,想见英风神。 菀菀露榉间,幽幽水石滨。 桨打甫里船,角垫林宗巾。 往访赵松雪,满载九峰春。 斯图作何年,援笔为嘅呻。 池废余野鸨,井渫摇青蘋。 【注释】: 1、曹云西:指诗人的故乡名。 2、世治多福人:世道清明,百姓多得福气。 3、时危多贵人:时局危急,需要有才能的人出来做大事。 4、贵人
赵氏双珠辞 游鲤山石高孱颜,游鲤溪水清洄湾。 中有峨峨青结鬟,望如春云不可攀。 壬辰仲冬寇蜂起,乳臭将军先披靡,民人颠连社稷圮。 注释: 1. 游鲤山石高孱颜:形容山峰高耸,岩石苍劲。 2. 游鲤溪水清洄湾:描述溪水的清澈和弯曲的流向。 3. 中有峨峨青结鬟:形容女子的头发如同青结般美丽。 4. 壬辰仲冬寇蜂起:壬辰是农历纪年,仲冬是指冬天的中间,寇指敌人,蜂起指的是敌人开始兴起。 5.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刘禹锡,他的其他作品包括《陋室铭》。这首诗的翻译是: 故南台侍御史周公挽辞 周氏饶望族,自宋世德茂。鹤林卧麟冈,山脉萃芝秀。 笃生侍御公,犹坰在天厩。襁抱器太父,青佩齿国胄。 诸经内沦浃,百氏旁研究。鸾凤暂枳栖,鸳鹭寻羽簉。 冰衔十职馆,相府六衣绣。荐掌西曹兵,雨听南垣漏。 滦京侈篇翰,海岳肃笾豆。太子端本时,古传躬口授。 遂致问龙寝,罔或爽鸡候。江东遭乱去,吴下为时救。
诗句: 彼虏或有人,我师岂无名。上计贵伐谋,掩袭非示征。草塞狼反顾,一水西流声。寇恂斩皇甫,余子乌足程。 译文: 敌人之中或许有能人,我方军队难道无名? 上策在于谋划,而非直接用武力去攻击;偷袭并非真正的示警。 在草原的尽头,狼群回首望去,那流水向西奔流的声音。 寇恂斩杀了名将皇甫,那些余部又有何用?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战争的激烈场景和将领的智慧与果断。诗中通过对比“彼虏或有人
让我们来解析这首诗的内容。 1. 第一句:“我志千载前,而生千载后。”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和未来的深远思考。诗人在感叹自己生在千年之后,同时也对未来抱有期望。 2. 第二句:“间劳济胜具,或寓醉乡酒。” 这里的“济胜具”可以理解为一种工具或资源,而“醉乡酒”则暗示了饮酒和放松的生活状态。这句话可能反映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某种态度或追求。 3. 第三句:“东郊秀壁参错明,螮蝀下饮波神惊。”
这首诗描述了一幅名为“僧莲松桧图”的画作。诗人通过对画中人物、景物和历史事件的描绘,表达了对那些为国家和人民献身的烈士们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首句“莲公画称东吴精”,赞美了画中的莲公技艺高超,被誉为东吴的画神。接下来,诗人以“草蔓花房未尝写”来形容画中的自然景色,没有受到世俗观念的影响,保持了大自然的原貌。 第二句“森张意象亭毒表”,描绘了画中亭子的形象,展现了亭子的气势磅礴和神秘莫测
《古从军行七首》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组诗作品,通过七首不同主题的诗句描绘了边疆士兵的生活状态及其情感体验。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白月流银河,三五星芒寒:白月光洒满天空,银河清晰可见,点缀着几颗闪烁的光点(三五星芒)。这一句描绘了夜空中明亮而又寒冷的景象,为接下来的战事氛围做铺垫。 2. 牛马卧草上,帐幕罗云端:战马和牛在草坡上休息,帐篷覆盖在云端之上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峤的作品。李峤(644年—713年),字巨山,唐朝赵郡赞皇(今河北省赞皇县)人,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唐朝大臣、文学家和史学家。他早年曾中进士,官至太子舍人。其诗多写闺情、宫怨之作,风格清丽婉转,工于炼字琢句,尤长五言律绝。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以及相应的译文: 古从军行七首·其一 大钧播万物,无言自功成。 注释:天地间万物都受到自然的规律所支配
【解析】 此首诗大意为:豪侠义气结成的友谊,日益浓厚;日臻成熟的战功。攻城夺地数不胜数,皇上赏赐主将军功。身佩玉带十条,骑着马,双手解弓。赐给谁弓马?赐给赤色皮肤的人。 注释: 1.从军的:随从军队出征。 2.日趋燕赵风:意即日渐成熟,指战争日益激烈。 3.帝赉主将功:皇帝给予主将军功。 4.十球马:用玉饰成的马。 5.金镝双解弓:用金子装饰的箭,双箭同时射出。 赏析: 这是一首乐府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