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逢
【解析】 这是一首七绝,诗人借对故旧的怀念,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首句“近故儒林老”,以“儒林”自比;第二句“于予起叹嗟”,感叹岁月蹉跎,壮志难酬,流露出悲凉之情;第三句“清秋书柿叶,落日赋桃花”,以写景寄情,表达出对故友的思念之情;第四句“碑碣留吴满,云山向越赊”,用典,以写景寄情,表达了对故友的思念之情;最后一句“多情楚宫月,来照未栖鸦”,以写景寄情,表达了对故友的思念之情。 【答案】
诗句一: ``` 积翠澄波阔,披香暖殿开。 ``` 译文: 翠绿的波光辽阔无垠,香炉中的香烟袅袅升起,暖殿缓缓开放迎接君王。 赏析: 此句描绘了宫苑中自然与人文和谐交融的景象,碧绿的湖水与香烟的缭绕相映成趣,烘托出一种宁静而奢华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宫中生活的美好和安逸。 诗句二: ``` 天低烽火树,日动蔓金苔。 ``` 译文: 远处的烽火台上火光闪烁,阳光照耀下,满地的蔓生金草微微颤动
过马天章水村居 嘉兴马录判,归筑水村居。 译文:我被任命到嘉兴马录县任职,于是回到家乡在水边修筑了一座小村庄。 注释:马录县:位于浙江省北部,是历史上著名的文化名城,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 过马天章水村居(注释):《诗经·大雅·文王》中有“天章”一词,意为天空中明亮的星星,这里比喻马录县的美丽与繁华。水村居:水边的小村庄,象征着宁静与和谐的生活。 土锉长腰米,莼羹巨口鱼。 译文
这首诗是明朝诗人杨慎的作品。杨慎(1488年—1559年),字升之,号升庵,四川新都人,明代著名文学家、史学家、诗人、散文家。他曾任翰林院修纂、经筵讲官等职,以直言敢谏著称。 闻畿甸消息 白草生畿甸,黄沙走塞庭。 直忧星入斗,兼畏雨淋铃。 殿阁余龙气,衣冠自鹄形。 吴粳断供饷,陇麦向人青。 注释与赏析: 1. 闻畿甸消息:听到边关的消息。畿甸,古代指京师周围的地区,这里代指边境地区。 2.
邻饮 蜡炬绕红鸾,盆花玉露漙。 无家憎月色,多难薄春寒。 毛颖时旌鬼,黄金少铸官。 西邻浊酒熟,得罄一回欢。 注释: - 蜡炬绕红鸾:蜡烛的火焰像红色的凤凰一样围绕着。 - 盆花玉露漙:盆中的花如同玉石般晶莹剔透。 - 无家憎月色:没有家园的人讨厌月亮的光辉。 - 多难薄春寒:经历了很多困难,感到春天的寒冷也变得稀少。 - 毛颖时旌鬼:有时用笔杆挥舞着来驱鬼。 - 黄金少铸官:由于经济困难
塞上曲五首 木叶满关河,辕门肃佩珂。 将军提剑舞,烈士击壶歌。 月黑辉铜兽,风高啸紫驼。 不堪城上角,五夜《落梅》多。 注释: 1. 塞上曲:古代边塞地区的歌曲。 2. 木叶满关河:树叶覆盖了关河,形容秋意浓重,景象萧瑟。 3. 辕门肃佩珂:指在军营中,士兵们的马匹和兵器排列整齐,显得庄重而严肃。 4. 将军提剑舞:将军手持宝剑,舞动起来,形象地描绘了将军的威武与豪迈。 5. 烈士击壶歌
《宫中行乐词六首》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组诗,共有六首。此诗通过描绘宫中的繁华与奢侈生活,展现了大唐帝国的盛世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当时社会风气和人性的深刻思考。下面将逐句对这首诗的译文、注释以及赏析进行详细的解释: 1. 芍药为离草:以芍药比喻离别之草,暗示宫中的繁华与分离的悲哀。 2. 鸳鸯是匹禽:鸳鸯成双成对,象征着忠贞不渝的爱情,与“离草”形成对比。 3. 君无神女梦
题虎树亭 舟泊东西客,诗招大小青。山高白月堕,草偃黑风腥。 植物钟英爽,精蓝被宠灵。凉阴慎剪伐,留护石函经。 注释: - 舟泊东西客:船只停泊在水边,西边和东边的客人都在。 - 诗招大小青:以诗歌来邀请大小宾客前来聚会。 - 山高白月堕:山很高,月亮坠落在山上。 - 草偃黑风腥:草地偃伏在黑风中,有腥味。 - 植物钟英爽:花草树木的香气清爽宜人。 - 精蓝被宠灵:精致的蓝色被宠爱着
【注释】: 1. 塞上曲五首: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组诗作品。 2. 令传中阃:军中的命令传达到军营内部。 3. 交欢浃两军:使双方军队相互交流感情,增进友谊。 4. 地形龙虎踞:形容地势险要,像龙和虎一样盘踞。 5. 阵伍鸟蛇分:形容军队排列整齐,像鸟和蛇一样有序。 6. 清野辉燕日:清除敌占区的田园,让阳光照耀。 7. 黄河泻岱云:描述黄河水势浩大,如泻下的云彩一般壮观。 8. 生灵若有赖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峤的作品,共有五首。每首诗都是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战争场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悲壮。 下面是逐句释义: 月照小长安,风生大将坛。 - “月照小长安”:月亮照亮了长安城(古代中国的首都,今西安),这里暗示了战争的紧张气氛。 - “风生大将坛”:风吹动着将军们所坐的坛台,这里的“风生”形象地描述了战场上的紧张氛围。 虎皮开玉帐,牛耳割铜盘。 - “虎皮开玉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