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廷高
注释: - 送王令尹:这首诗可能是为了祝贺王令尹即将上任而作。 - 一力行安静:表示以全力行事,保持内心的平静与稳定。 - 临民最有容:意味着在治理民众时展现出极大的耐心和宽容。 - 官清琴独古:形容官职清廉,生活简朴,喜欢弹奏古琴。 - 事简印长封:事务简单明了,印章长时间未盖。 - 马瘦廉声出:比喻官员廉洁,即使马匹瘦弱,声音也显得高亢有力。 - 鲈肥归兴浓:用“鲈鱼”象征家乡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解答此题,考生要首先理解诗歌的内容,然后结合注释和提示进行赏析。 本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时期流寓四川的一首诗作。诗中描绘了战乱后成都城郊的荒凉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的同情,抒发了作者渴望恢复中原、平定叛乱、使天下太平的愿望。 “奕山值寇读杜诗有感”,奕山:地名。指安史之乱时,吐蕃攻掠梓州的奕山。值:遇到。寇:指侵扰。有感:有所感触。
诗句解读与赏析 第1句:信安送友归开化 "信安"和"开化"均为地名,位于中国浙江省。这里的"送客"表明送别友人的情境。"君西我亦东"则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各自向西或向东行进的情景,意味着两人在地理上的分离,但同时也暗示了情感的交流和联系并未因距离而减弱。 第2句:相逢机易失 此句表达了一种遗憾的情感,意味着在短暂的相聚时刻可能会失去机会。"机"指机遇或机会
【解析】 此诗为送别之作。“风雨江桥”“凄然欲断魂”,写别时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悲痛,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之情。“乱离难作客,患难易为恩”两句,写自己与友人离别后的心境。乱世中难以做客,危难中容易感恩。“回首人千里,论心酒一尊”两句,写朋友在千里之外,两人以酒言志,抒发了友情。“寄梅有良便,好认白云村”两句,写自己将梅花寄给朋友,希望他能早日归乡。 【答案】 风雨江桥别,凄然欲断魂
宁化县斋思故园 故园春又暮,游宦几时回。 树暗莺虚老,庭空燕自来。 石阶风扫叶,诗壁雨生苔。 最忆东篱菊,谁分旧种裁。 【注释】 1. 宁化县:今属江西省。 2. 斋:书斋,书房。 3. 故园:指作者的故乡。 4. 春又暮:春天又到了末尾的时候。 5. 游宦:外出做官。 6. 莺(yīng):黄鹂。 7. 虚老:空自衰老。 8. 庭空:庭院空旷。 9. 石阶:台阶。 10. 风扫叶
翁村翠流閤,四围山翠合,缥缈见危楼。 地狭星辰少,云深水石幽。 溪声晴亦雨,松影夏如秋。 寄语游方者,桃源岂外求。 【译文】: 翁村的翠绿水流阁,四周群山苍翠环绕。 狭窄的地势让星辰难以显现,云雾深处显得格外幽深。 溪水潺潺如同下雨,松树的影子在夏天依然似秋。 寄语那些四处游历的人,寻找桃源不必远行寻求。 【注释】: 翁村翠流阁:指的是位于翁村的一个美丽的水上建筑物,四周被青山环绕。
``` 严先生祠 貂蝉何足浼,鸿鹄竟高飞。 潮退江流急,山深云出迟。 草荒耕雨地,苔合钓鱼矶。 勋业皆尘土,双台只汉时。 注释: 1. 貂蝉何足浼:貂蝉(貂蝉)是东汉末年著名的美女,她的美丽和智慧使她成为众多英雄的追逐对象。“何足浼”意为“不足为患”,这里表示貂蝉并不值得过多忧虑或嫉妒。 2. 鸿鹄竟高飞:鸿鹄是指天鹅,常被视为高贵的象征。“竟高飞”表示它们展翅高飞,不受俗世束缚
【注】 1、入门:指进入寺庙。意古:心地古朴。2、尘氛:尘埃和污浊之气。3、清磬:清脆悦耳的钟声。4、松落子:指寺院里僧人打坐时,用布条系在头发上的念珠。5、剥藓添纹:指苔藓生长在墙壁上,使墙壁显得斑驳有纹路。6、仙笔:仙人画笔,指王维的诗书画三绝。7、儿啼夜不闻:指孩子晚上安静睡觉,听不到孩子的哭声。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寺庙之美的诗歌。诗人通过描绘寺庙内外的景象,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注释】 1. 诗筒:古代一种用竹管制成的简牍,中间有小孔,可以插笔。 2. 近作:最近写的诗作。 3. 棋石:指山石。 4. 吟窗:指读书写字的窗。 5. 苍苔:青绿色的苔藓。 6. 芳草:香草。 7. 梅花面:指女子面容,因为《红楼梦》中薛宝琴曾说:“‘可叹停机时节过,’前日贵妃曾言:‘哀筝一弄《离骚》,弦上黄鸟起‘,想此意必有所指。”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诗友的挽词
【译文】 故乡被战火摧毁,家园一片焦土,我无处归宿。 世事已到了这种尽头,人烟稀少。 虽然溪山不改,但是巷陌全非。 仍怀念门前的燕子,它飞到谁家做客? 【注释】 故里:故乡、家乡 兵火后:指战争中,战争后的破坏 故家尽焦土:形容战争对家园的毁灭 天地:宇宙间 何归:归向何处 世数:世间的规律或命运 至此极:到了这种地步 人烟:人口 存者稀:稀少 溪山:山川河流 巷陌:街巷小路 尚忆:仍然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