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大相
【注释】 楚:楚国,这里泛指楚国的才子。荆:地名,今湖北荆州。璆(qiū):美玉。卞生:即卞和,春秋时楚国人,以善相玉著称。列鼎:古代食器,铜制的大鼎,象征权位。藿(huò)食:粗粮。 【译文】 楚国人得到一块美玉,把它抛弃同瓦砾一样; 一朝遇到卞和,这宝玉显出光辉; 世人都趋附荣华富贵的道路,谁还顾到贫寒门客? 只有中庸之人才能位列高官显爵,你尚且吃粗饭; 只有出类拔萃的贤士终将得到重用
注释: 1. 再去田园:离开官场,返回家乡。 2. 出门望四野:走出门来眺望四周的景色。 3. 忧心恒忡忡:忧虑的心总是不安宁。 4. 问子何所忧:问你有什么忧愁的事情。 5. 百感填予胸:各种情感填满了我的心。 6. 谁云天泽远:谁说天空和大地那么遥远? 7. 举目尽疲癃:放眼望去全是疲惫的人。 8. 谁云周道平:谁说道路平坦? 9. 荆棘高蔽空:荆棘丛生,遮蔽了天空。 10. 树木莽萧条
【注】:这首诗是杜甫在天宝年间所作,诗题一作《赠别四首》。 “南翥息未安”句:南翔的鸟儿停息下来还未安宁。这里诗人自比,表示自己漂泊在外、归意难决的心情。 “北辕修且骛”句:我正向北驱车,准备远行。 “问君何仓皇”句:你为什么这样慌张?这是说朋友有急事。 “惟以王事故”句:只有因王命而匆忙出发。这句是说诗人接到朝廷的任命。 “良会能几时”句:美好的相聚时光能有几时呢?这一句是说诗人对友情的珍惜。
入西樵 涉海时泛滥,登岳信阻修。 未若兹山胜,逶迤起平畴。 烟霞接敝庐,林壑即近陬。 旦发淩东坂,倒景穷西陲。 畦疃高下起,瀑布纵横流。 人家住重岚,水木涵清秋。 啸歌白云动,衣袂青霞浮。 金砂事未著,玉版谁见留。 葛洪慕丹井,安期访蓬丘。 此山多胜事,缓步得冥搜。 一枝聊偃息,八极可神游。 注释: - 涉海时泛滥:指在海边行走时,海水泛滥的情况。 - 登岳信阻修:指登上高山时
注释: 亲友梁黎辈念予北行日载酒过访,亲友们惦记着我,让我在北方的行程中载着美酒去拜访他们。 自我还三径,稍枉裘羊踪,自从回到故乡的小路上,稍稍偏离了往日的生活和足迹。 颇谓淩冬桂,得侣岁寒松,我想到了冬天盛开的桂花,找到了能与共度寒冬的松树。 时来驱我去,始愿念莫从,时机来了,我被驱赶着去,但我希望你不要跟随我。 悠悠思远道,戚戚寡欢悰,我思念遥远的道路,心情忧郁而少欢愉。 赏析:
亲友梁黎辈念予北行日载酒过访,落日携佳人,清尊共愁绪。 注释:亲友们惦记我北行的日子,载着美酒来拜访我。夕阳下,带着佳人,我们共饮,分享忧愁和思念。 译文:亲友们惦记着我北迁的日期,载着酒来见我。在黄昏时分,带着佳人,我们一起喝着酒,分享着我离别时的忧愁。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亲友的深深思念和对他们的感激之情。通过描绘落日、佳人、清尊等景象,以及表达自己的愁绪,诗人传达了对亲友的深情厚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勃在九日重阳节时所作的《九日同何梁二公登雁峰寺》。以下是对诗句的逐句解读: 1. 羁旅苦无悰,良辰忽而至。 - “羁旅”指旅途中的漂泊生活,“苦无悰”表达了作者对漂泊生活的厌倦和无奈。 - “良辰”指美好的时光,“忽而至”表达了时间突然到来的感觉。 2. 临水叹将归,登高询故事。 - 面对流水,作者感叹自己即将离开这里返回故乡。 - 登上高处,作者询问关于这个地方的历史故事
【解析】 题干“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是考查诗歌的翻译,注意直译。 这首诗前两句写西樵山的自然景观;后两句写隐居山林的乐趣。全诗以景起,以景结,中间六句写居处之宜,最后两句写隐居之乐。 【答案】 ①松间四五翁,劝我居锦岩(在西樵山)②岩前下飞瀑,后可结茅庵(这里水石潆带,藤筱复相参,可以结茅庵居住)③隔林望村落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辞官归田后,过上田园生活的喜悦心情。 首联“两载还故庐,幽意颇渐适。”意思是两年来我回到故里,心境渐渐舒适了。 颔联“方与海滨老,农谈忘日夕。”意思是正好遇到海边的一位老人,和他谈起了农事,不知不觉天色已晚。 颈联“朝看驱牛出,暮见栖鸟息。”意思是早上看到牛儿出来耕田,晚上又看见鸟儿栖息在树上。 尾联“时复北窗下,对客娱篇籍。”意思是有时也常在北窗下,与客人一起吟诗作对。
【注释】 梁:指梁州。黎:同“僚”,官名。北行:指往北方的任所。日载酒过访:每天都携带美酒去拜访。载,携带。过,经过;访问。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作者以诚挚的感情,细腻地描述了与亲友离别时的情景和心情。诗中运用了“载酒劳行役”等词语,描绘出离别时亲友殷勤相送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真挚情感。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忧愁和无奈。整首诗意境优美,感情真切,给人以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