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人得荆璆,弃之同瓦砾。
一朝遭卞生,至宝始生色。
举世趋荣途,谁顾蓬门客。
中庸皆列鼎,之子尚藿食。
高才终见知,君其各努力。
【注释】
楚:楚国,这里泛指楚国的才子。荆:地名,今湖北荆州。璆(qiū):美玉。卞生:即卞和,春秋时楚国人,以善相玉著称。列鼎:古代食器,铜制的大鼎,象征权位。藿(huò)食:粗粮。
【译文】
楚国人得到一块美玉,把它抛弃同瓦砾一样;
一朝遇到卞和,这宝玉显出光辉;
世人都趋附荣华富贵的道路,谁还顾到贫寒门客?
只有中庸之人才能位列高官显爵,你尚且吃粗饭;
只有出类拔萃的贤士终将得到重用,君等各自努力!
【赏析】
《答龚秀才岸文》是唐代诗人韩愈的作品。这首诗写在应试失败后写给一位名叫岸文的同乡秀才的劝勉信。
诗的前两句“楚人得荆璆,弃之同瓦砾。一朝遭卞生,至宝始生色”意谓:楚国人得到一块美玉,却把它与泥土一起抛掉;一旦遇见卞和,这块美玉就显示出它的价值来。这是说,一个有才德的人,往往因为环境或条件不好而被埋没,但只要时机一到,他的才华就会显示出来。
诗中的第三句“举世趋荣途,谁顾蓬门客”,意思是说:天下人都喜欢追逐荣华富贵之路,又有哪个顾念那些居住在简陋茅舍、不为人知的隐士呢?
诗中的第四句“中庸皆列鼎,之子尚藿食”意谓:凡是能中正平和地处理事务的人都能在朝廷上显赫一时,而你这个年轻人还只是吃着粗饭度日。这是劝勉岸文不要灰心丧气,要有远大的抱负。
诗的最后一句“高才终见知,君其各努力”意谓:有才能的人最终会显露头角,希望你努力去实现自己的抱负。这是勉励岸文要不断磨炼自己,努力进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