迢迢远行迈,行迈暂维舟。
维舟白日晚,原野风飕飕。
风飕一长望,四顾起沉忧。
沉忧非一端,杞国符我谋。
仪象迭舛错,人事多愆尤。
骀驽服上驷,骅骝弃道周。
鸺鹠鸣高树,鸾鷟远丹丘。
衢路豺虎啼,城社狐鼠游。
嗟哉远行客,举足将安投。
不如返故栖,与子共林陬。
况乃骨肉分,各念道里悠。
子居有令望,我出无良筹。
离悲增物感,泪下不可收。

【注释】

于三水口:在今江苏宜兴县东北,长江支流太白港入太湖处。

七弟:即李七叔的侄子,排行第七。

迢迢:遥远的样子。

行迈:行走。

维舟:系船。

白日:指太阳。

原野:指郊外。

风飕飕:形容风声如秋风吹过林间,萧索凄凉。

沉忧:忧愁深沉。

杞国:古国名,在今河南杞县一带。传说中杞国有一人善于预测吉凶,死后被上帝招去,说可以预知天下大事。

仪象:指天文和地理。

交错:错杂,不整齐。

骀驽(tài nú):良马。上驷:四匹中的最好的一匹马。

骅骝(huá liú):骏马。

鸺鹠(xiū qiú):猫头鹰一类鸟,鸣声似“呜呼”。鸾鷟(luán zhuó):凤凰一类鸟,叫声和谐优美,古人认为其鸣声可预示吉祥。丹丘: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仙山。

衢路:大路,大道。豺虎:比喻坏人。

城社:城墙与庙宇。狐鼠:《太平御览》卷五百五十八引《风俗通义》:“狐,狡猾;鼠,贪残。”引申为奸邪小人。游:游荡。

子居:指李七叔。

令望:美好的名声。

良筹:贤明的筹划。

况乃骨肉分:何况是骨肉之亲。骨肉,比喻至亲。

悠悠:长远,久长。

子居:指李七叔。

令望:美好的名声。

我出:指自己。无良筹:没有好的计谋。

离悲增物感:离别的悲哀增加了对万物的感慨。

泪下不可收:泪水止不住地流下来。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通过描写江南的山水风光以及旅途所见,抒发了对亲人的依依惜别之情,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安危、民生多难的深切忧虑。

前四句写诗人远道送别的情景。首句“行迈”二字点题,写出了作者即将启程的情态。二句写诗人登舟后的心情,用“暂维舟”三个字点出了诗人此时的心情,也表达了他暂时安身的意思。三句写诗人登舟后看到的景象。“白日晚”写出了天色已晚,四句写诗人登舟后看到的景色,“原野”两句是说,诗人看到原野上秋风飒飒吹过,心中不禁生出无限的愁绪和哀伤。

接下来的四句写诗人的愁思不断涌起,感到前途渺茫,心中充满忧郁。诗人从这四句诗中可以看出他对人生前途的担忧,以及对时局动荡、国家危亡的忧虑。

接下来六句进一步抒发了诗人的忧伤。诗人说,忧愁并不是一时一事,而是像杞国有个人能预知吉凶一样,忧愁会像草木丛生那样无处不在。这里诗人借杞人忧天的故事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忧虑。接着诗人说仪象交错,人事错乱,都是因为自己的无能而造成的。最后诗人说,即使有高才良马,也只能供那些奸邪之徒驱使;即使有贤明的谋略,也会因为自己无能而落空。

接下来的十句诗人写景抒情,抒发了对家乡、亲情、朋友和国家的忧虑。诗人首先写到家乡,然后写到亲情,再写到朋友,最后写到国家大事,抒发了诗人对这一切的忧虑。

这首诗语言朴实自然,情感真挚感人,表达了诗人对亲人、对国家、对人民的深深忧虑和忧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