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公昔开化,千载扬宗风。
惜生绝学后,沦被夷教中。
衣为曲阜履,钵即鼎湖弓。
在法不在物,奈何惑愚蒙。
独有幽寂意,弥令孤赏同。
【注释】
南华寺:位于今江苏省苏州市。
谒:拜见,参见。能禅师:指唐代高僧惠能(638—713),禅宗六祖。
千载:一千年。扬:发扬。宗风:本派宗旨、教义。
惜生绝学后:珍惜生命,抛弃一切学问。
沦被夷教中:沦落为异教徒。夷教:古时对外国宗教的称呼。
曲阜:古代鲁国的国都。孔子生于鲁,故称鲁城为曲阜。
鼎湖弓:相传秦始皇曾铸有一把名叫“扶胥”的弓,因秦皇死后此弓失落,遂铸成“鼎湖弓”。
在法不在物,奈何惑愚蒙:佛教认为,人的生命和精神是不受物质影响的。这里用“在法不在物”表明惠能在禅宗上的地位和成就,但惠能却受到异端思想的迷惑而误入歧途。
独有幽寂意,弥令孤赏同:只有他独自保持那种清静寂寥的心境,才使人感到格外珍贵。孤:单独、独自。赏:赏识、喜爱。同:相同。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游览江苏南华寺,拜谒惠能禅师像后所作,表达了诗人对禅师的崇敬与怀念之情。惠能是禅宗五祖,其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诗中对惠能的评价既肯定其开化之功,又指出其受异端思想迷惑之过,表现了诗人识人的高明与识大体的远见卓识。全诗四句,每句均以韵字开头,形式整齐,音韵和谐,语言流畅自然,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