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游荷胜招,忽与人境别。
木落山更苍,地暖气初冽。
稍寻奇俶观,遂竟灵异说。
境缘二井胜,事匪茫昧设。
灵气通山泽,寒潮应海月。
甘液岂泉蒙,春流因雷发。
妙理信中感,神机岂外泄。
汲同神瀵滋,饮异醴源竭。
山根潜地肺,水道走石穴。
久闻有此言,每令心赏绝。
游思六合外,归补水经缺。
【注释】
良游荷胜招:良辰美景,邀请友人同游。
忽与人境别:忽然间与尘俗世界隔绝了。
木落山更苍:随着树叶的凋落,山上显得更加苍老、肃穆。
地暖气初冽:大地上的寒气初起。
稍寻奇俶观:稍微寻找一些奇特美丽的景色来观赏。
遂竟灵异说:于是讲述一些神奇的故事。
境缘二井胜:因为寺中有两个井而感到特别有灵气。
事匪茫昧设:事情并非是模糊不清、无根据可考的。
灵气通山泽,寒潮应海月:山中的灵气能够沟通到山外的湖泊和沼泽,寒冷的潮汐能够呼应着大海的月亮。
甘液岂泉蒙:难道泉水就是如此甘甜吗?
春流因雷发:春天的河流是由于雷声而奔涌出来的。
妙理信中感,神机岂外泄:精妙的道理是在心中自然领悟,神奇的机巧不是在外部泄漏出来的。
汲同神瀵滋,饮异醴源竭:汲取的是神仙的水汽,饮用的是不同地方的美酒。
山根潜地肺,水道走石穴:山峰的根基潜藏在地下深处,水流沿着石头缝隙流动。
久闻有此言,每令心赏绝:长久以来听到这样的话,常常让人感到惊喜不已。
游思六合外,归补水经缺:游览之后,思绪飘向了天地之外;归来时,却发现自己已经忘却了“补天”之事。
【赏析】
此诗是诗人丁大参与刘参戎一起游览虔州光孝寺,观赏两个井的神奇景观后所作。全诗通过描写这两个井的奇异景象及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神奇现象的赞叹和对人生哲理的体悟。
首联“良游荷胜招,忽与人境别。”开篇即点明游兴之盛,良辰美景,邀请友人同游。然而,正当人们陶醉于美好的景致之中,突然间与尘世彻底隔绝。这既是实写,也是象征,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超脱,以及对人世间纷扰的厌恶。这一转折,使得整首诗的意境更为深远。
颔联“木落山更苍,地暖气初冽。”进一步描绘了深秋时节的景象。树木凋零,群山苍凉;大地上的寒意逐渐升起。这不仅展现了秋天的宁静与萧瑟,也寓意着人生的短暂与无常。同时,这也为后文的“二井”景象作了铺垫。
颈联“稍寻奇俶观,遂竟灵异说。”诗人开始寻找一些奇特美丽的景色来观赏,并由此展开了关于灵异的种种说法。这一转变,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与追求,也反映了他对神秘世界的好奇与向往。
尾联“山根潜地肺,水道走石穴。久闻有此言,每令心赏绝。”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山根和水流的景象。山根潜藏在地下深处,水流沿着石缝流淌。这些自然景观虽然平常,但却充满了神奇与美丽。诗人对此深感震撼,常常为之驻足、欣赏。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是对生命奥秘的敬畏。
全诗通过对“二井”的独特魅力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追求与感悟。同时,也通过对自然与人的关系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