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大相
王光禄园林杂咏 其二 洞小花入,楼翠湿琴书 山楼积翠多,纷纷皆可挹。 翠意盎然入楼间,不觉琴书亦沾湿。 不知翠入楼,但觉琴书湿。 楼内翠影难分辨,唯有琴书因之湿。 注释: - 山楼:指山上的楼阁。 - 积翠多:形容山中绿树成荫,景色秀丽。 - 纷纷皆可挹:形容山中的美景令人陶醉。 - 不知翠入楼:指不知道山上的绿色是如何渗透到楼内的。 - 但觉琴书湿:指因为山中的绿意而感到琴书都有些湿润。
【注释】 柴门临:靠近。 坳口西庄杂咏:陈勋卿的《坳口西庄杂咏》。 一:指代“茅屋”。 茅宇:茅屋。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水乡风光的诗,诗人从自己的视角出发,描绘出一幅幅美丽的水乡图景:近处有座茅屋,它紧靠在江边的小路上,靠近水口的地方建着一座柴门。远处,重重叠叠的山峦与溪水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动人的水乡风光画,使人如入画中。 这首诗是陈勋卿写的《坳口西庄杂咏》中的第一首诗
【注释】樊城的客商很多,有钱有势的人称他们为强。用珍珠买笑取乐,认识是广州商人。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唐代诗人张籍笔下的樊城,通过描绘樊城的客商、明珠等意象,生动地展现了当时繁荣的城市生活。 译文: 樊城有很多商人,其中有钱有势的人自称为强。他们用珍珠来买笑取乐,认识他们是广州的商贾
【注释】 春江:春天的江水。杨柳词,即柳词,泛指词作。其一:第一首。客:指客人。可怜:可爱、可贵。又:还、再。含烟:含烟波微茫。绿:浅绿色,这里指春江。一道:一条。金堤:金色的护城河。合:连着。津楼:渡口附近的楼房。系酒船:停船饮酒。 【赏析】 这是一首写春江送别的词。全词语言优美,意境幽深,情调缠绵而哀婉。上片描绘江边的景色和送别的情景;下片写离别之情。 上片开头两句,是写江边景色
注释: 与子共垂钓,白日照孤舫。春来云水生,清风动兰桨。 与子:我,指诗人自己。垂钓:钓鱼。这句说:和你共同到江边去垂钓,在阳光照射下的孤舟上享受宁静的时光。白日:太阳。这两句写与子共游的情景。 春来:春天到来。云水生:云雾缭绕的水波荡漾。这两句写春光美景。 清风动兰桨:微风拂过船桨,使船儿摇荡不已。这两句写乘船游玩的情景。 赏析: 王光禄是晋代大文豪谢安的字,谢安曾任光禄大夫之职
【注释】 陈勋卿: 南宋诗人。滘口西庄: 作者的别墅。杂咏: 即兴之作,多是随感而发之词。其四: 诗篇序数。白云: 山中云气。可望不可即: 可远望而不可接近。惆怅: 伤感、忧愁。山中人: 指作者自己。遥遥: 遥远的样子。似相识: 好像认识,好像熟悉。 【赏析】 前四句写景,“白云”二字总括全篇。白云,是自然景象,也是人生境遇的象征。这两句说:山中白云,虽然可以望见,但又不能亲近,令人惆怅不已
注释:与三江口结伴,在五湖中游玩;不吝惜自己如今的憔悴,但也要怀念旧日的容颜。 赏析:此诗是诗人游樊城时的即兴之作。诗人与友人在三江口结伴而行,畅游五湖之胜景。然而岁月无情,昔日英俊潇洒、意气风发的诗人,如今却容颜憔悴,不禁感叹时光流逝。然而在诗人看来,即使如此,也不能忘记过去的日子和美好回忆。这种情感深沉且真挚,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怀念和珍惜之情
注释 1. 丘壑意:指隐居山林的生活情趣。 2. 此:指朱季美山池,即游赏之地。 3. 花鸟:春天的植物和动物,这里特指梅花和燕子。 4. 新春:新年。 5. 欣欣:形容欢快的样子。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诗作。首句“生平丘壑意”,诗人表达了自己对隐居山水田园生活的兴趣和向往。接着第二句“到此即情畅”,表明诗人到了朱季美山池这一地方后,情感得到了释放和畅快。第三
注释: 正月十五日霍君仪邀游朱季美山池同用畅超然之高情为韵 其三 青春对华馆:年轻的时候。 少饮亦陶然:即使很少喝酒也感到高兴。 绿芜:草地。 芳草:长满青草的地,这里指水边。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于元代至顺二年(1331)所作,是一首七言律诗。首联“青春对华馆,少饮亦陶然。”意思是说,在年轻的岁月里,面对美丽的园林(华馆),即使是很少喝酒也会感觉非常高兴。颔联“起步绿芜上,行吟芳草边
注释: 小艇在湖面上悠然自得地划行,回塘映衬出夕阳的余晖。幸运地没有遇到风浪的危险,随意地在溪云下扎营。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闲适生活的诗。诗人通过描绘小船在湖面上悠然自得地划行,回塘映衬出夕阳的余晖,以及无风浪的幸运和随意宿营等情景,展示了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同时,诗中的“小艇”、“回塘”、“夕曛”、“风浪”等词汇也增添了诗句的画面感和生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