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亨信
杏林春霁 三世为医积累深,活人种杏已成林。 晴霞绚目花开遍,翠盖当窗树蔼阴。 京国别来劳远梦,片帆归去遂初心。 画图不尽家山趣,旧迹陈踪取次寻。 注释: 1. 杏林春霁:春天的阳光照亮了杏林,使整个杏林都显得格外明亮。 2. 三世为医积累深: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医学事业的热爱和执着,他希望将自己的医术传遍世界,造福人类。 3. 活人种杏已成林:这句话描绘了作者辛勤种植杏树的情景
金陵送别 白发乘轺老绣衣,观风又向日边归。 政施吴浙霜威肃,舟渡秦淮月色辉。 太学师模当世重,中朝人物似君稀。 于今棘寺推平反,谁谓生平志愿违。 注释: 1. 白发乘轺:指年事已高的老人乘着使者的马车出行。 2. 观风:巡视地方,了解风土人情。 3. 吴浙:泛指江浙一带的地方,古代以吴越地区为“吴”。 4. 霜威肃:形容政治清明、治理严明。 5. 秦淮:南京市的一条河,因秦淮河得名。 6.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璧月娟娟映翠华 - 璧月娟娟,形容月亮明亮清澈的样子。璧月指的是明亮的圆月,通常用来象征美好的事物或人物。"映翠华"意味着月亮的光辉映照在绿色的植被之上,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这句诗描绘了夜晚月光下的美景,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 2. 扁舟夜泊宦情赊 - "扁舟"指的是小船,常用来描述水上的生活或者旅行。"夜泊"则是指在夜晚停泊在某个地方
诗句释义: 1. 多君壮志慕前修,早向江湖作胜游。:“多君”指众多有志之士,他们仰慕前代英杰的风范和成就;“早向江湖作胜游”则表达了他们早早地踏上了江湖旅程,准备进行一场精彩的旅行。这里的“胜游”指的是一种超越平凡、追求卓越的旅行。 2. 废举几年居逆旅,观光此日到神州。:“废举”意为放弃原来的事业或计划,而选择隐居或漂泊的生活;“逆旅”即旅店,指那些暂时居住的地方
丹凤鸣阳 圣德巍巍被八荒,大藩选士际时康。 禹门共睹鱼龙化,阿阁争夸凤鸟翔。 六象羽仪昭至治,九苞文彩协祯祥。 虞庭礼乐皆明备,好和箫韶九奏章。 注释: “丹凤鸣阳”是一首描绘凤凰在阳光明媚的天空中飞翔的诗。其中“圣德巍巍被八荒”描述的是皇帝的圣德崇高,遍布四海。 “大藩选士际时康”则是说国家安定,人才辈出。 “禹门共睹鱼龙化”,指的是看到黄河的水流变化。 “阿阁争夸凤鸟翔”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时,首先明确题干所给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根据题干的要求,对诗歌进行逐句解读,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最后结合题目要求作答。本题中,“景泰元年七月二十日蒙恩致仕”一句中的“致仕”指辞官归田
秋江待渡 我昔乘轺过孟津,江皋待渡立逡巡。 扁舟共泛登河洛,匹马西游入陇秦。 满目江山含暮雨,数行鸿雁杳秋旻。 归来京国看图画,犹忆当年跋涉勤。 【注释】 1. 秋江待渡:秋天在江边等待渡河。 2. 我昔乘轺过孟津,江皋待渡立逡巡:我过去乘坐马车经过孟津时,站在江边准备等待渡河。 3. 扁舟共泛登河洛,匹马西游入陇秦:我和同伴一起乘坐小船渡过黄河和洛河,独自骑马向西旅行进入陇山和秦国。 4.
《辛酉宣府岁暮书怀》是明代罗亨信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塞北驰骋和宣城除夕时的思乡之情,通过对比先茔之远和天阙之高,表达出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期望。 “塞北驰驱又二冬”表达了诗人在塞北边疆的辛勤工作和奔波。这里的“驰驱”意味着忙碌而不懈的努力,而“又二冬”则暗示了已经连续两个冬天都在边疆度过,体现了诗人对职责的忠诚和敬业精神。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父母的深切思念之情。 观诰思亲 - 新颁布的锦诰来自明光,捧读时思念父母的心情难以忘怀。 两世功勋昭汗简,九重褒锡焕龙章 - 家族世代的功勋被记录在汗简上,皇帝给予的奖赏如同龙章一样辉煌。 谩期继述超前列,誓竭忠贞答圣皇 - 只是希望继承父辈的事业,超越前辈,誓言忠诚不渝地回答皇帝。 禄秩绵绵传未已,应知千载播馀芳 - 俸禄和爵位绵延不断传递到后世
辛亥九月望后二日北京大雪偶成 初冬未至雪花飘,六出沾泥积后消。 弱柳低垂银袅娜,远山高耸玉岧峣。 书窗偏称书声雅,酒市应知酒价饶。 丰稔预占来岁兆,自惭无作颂神尧。 注释: 初冬未至雪花飘,六出沾泥积后消。 - 初冬未至(冬天尚未到达):指季节尚未到冬季。 - 雪花飘(飘落的雪花):形容天空中纷纷扬扬的雪花。 - 六出(六种颜色,这里泛指雪花):指雪花有白、红、绿、蓝、黄、粉六种颜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