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亨信
诗句: 满目春光淑景融,游人并辔出郊东。 莺花烂熳诗怀壮,宫锦淋漓酒兴浓。 夹道垂杨青袅袅,激湍流水绿溶溶。 悬知日暮忘归去,醉倚危楼第几重。 译文: 眼前是一片明媚的春光和景色融合,游人们骑着马一起走出郊外。 鸟儿在花朵中欢快地歌唱,诗人的心情因此而振奋;华丽的宫装在阳光下闪耀,饮酒的心情因此而高涨。 道路两旁的杨树垂下细长的枝条,清澈的河水在流动;远处的山峦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更加秀美。
幽人卜筑傍江湾,门掩清风白昼闲。 远岫含云烟树渺,落花铺地紫苔斑。 林泉自拟终栖遁,城市何曾识往还。 只恐鹤书起遗逸,衣冠重整拜金銮。 注释: 1. 幽人卜筑傍江湾:幽人在此选择了一个靠近江湾的地方来建造住所。 2. 门掩清风白昼闲:门关着,在清新的微风中度过悠闲的白日。 3. 远岫含云烟树渺:远处的山峰被云雾和树木的轮廓所笼罩,显得模糊不清。 4. 落花铺地紫苔斑:地上落满了花朵
【注释】 双旻山:山名。在浙江绍兴县东,为会稽五岭之一。楚溪:指流经双旻山的溪水,又名若耶溪。乔木:高大的树木。森森(sēnshen):高耸的样子。苍藓合:青苔满地,形容山林幽僻。茅堂:茅屋。九重:皇宫的九重门,代指朝廷。京国:京城或京都。披图:展图。想像:想象、设想。膏车:用膏脂润滑的车轴。相从:相伴、同行。 【译文】 双旻山山下的若耶溪水流向东,郁郁葱葱的大树茂密地生长在一起。 石径蜿蜒曲折
凯还 大将提兵靖□回,凯歌声沸动春雷。 三边喜见烽烟息,万里行看贡赋来。 拟作铙歌齐雅乐,便裁露布献金台。 □□自此无遗类,一统文明遍九垓。 【注释】 ①“凯”:凯旋;“还”:归来。 ②“□”:边邑、边境。 ③“□□”:指边关。 ④“旌旗”:古代军队的旗帜。 ⑤“笳鼓”:古代军中乐器,这里指军乐。 ⑥“霜刀”:用铁器磨制的武器锋利如霜。 ⑦“金台”:指边疆的城楼,也指皇帝所在地的宫殿。
注释: 1. 故人家住睢阳郡,溪上茅茨迤逦开。 故人家住在睢阳郡(今河南省商丘市),溪水边上的茅草房连绵不断。 2. 当户好山金晻映,沿堤流水玉萦回。 门前的山峰像金子一样闪耀着光芒,沿着河岸的水流就像玉石一般盘旋流淌。 3. 读书已遂飞腾志,衣绣咸推俊迈才。 读书学习已经达到了飞黄腾达的境界,穿着锦绣衣服的人都称赞他是个才华横溢的人。 4. 客里披图怀旧隐,功成他日赋归来。 在外地的时候
诗句释义及赏析 首句 - 云树苍茫紫翠连:形容山间云雾缭绕,树木茂密,色彩斑斓,与远处的山峦相连接。 - 水光山色共悠然:描绘了山水之间和谐的自然景色,让人感到宁静和舒适。 次句 - 丛林幽谷栖禅刹:描述了在深密的森林中或幽静的山谷里,有一座寺庙,僧人在此修行。 - 曲岸垂杨系钓船:描述了河边杨柳垂落,有人在这里系着渔船,可能有人在捕鱼。 第三句 - 花坞鸟啼春寂寂
【诗句释义】 瑞花乱落似飞琼,极目乾坤一色明。 瘦竹低垂银袅娜,远山高耸玉峥嵘。 芸窗皎洁书声雅,蕙帐虚澄鹤梦清。 恍惚剡溪溪上景,王猷孤棹岸边横。 【译文】 题诗: 瑞花纷飞宛如仙子飘舞,天地间一片光明如洗。 瘦竹摇曳如同银色丝带,远山巍峨矗立如同白玉。 书房明亮洁净如同皎月,书桌上的书声清脆如泉。 蕙帐空荡无物仿佛清风吹过,梦中鹤儿飞翔在清澈的溪边。 【赏析】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1. 望云思亲: - 注释:诗人看到天边飘动的云彩,便想起了远方的父母,内心充满了思念之情。 - 关键词:“望云” - 指诗人抬头看到天空中的云彩;“思亲” - 表达诗人因想念父母而产生的情感。 2. 双亲沦逝几星霜: - 注释:双亲已经去世多年,如同经历了多年的寒冷霜雪一样。 - 关键词:“双亲” - 指诗人的父母;“沦逝” - 指去世或消失;“星霜” -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鲤鱼的描述,寓意人生。以下是各句的逐句释义、译文、关键词注释和赏析: 1. 游泳江湖已有年:这句话描述了鲤鱼在江海中生活了很长时间。在这里,“游泳”可能指的是鲤鱼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动,“江湖”则是指广阔的水域,象征着人生的广阔舞台。 2. 一朝鼓鬣独朝天:这句话描绘了鲤鱼突然振翅高飞,独自向天的景象。这里的“鼓鬣”可能指的是鲤鱼用力摆动尾巴
【译文】 仙居的山峦远远地高耸入云,在山间有条流水潺潺、桃花盛开的小径。 远处群峰被层层白云缭绕,近处茅屋掩映在疏林之中,宁静闲适。 隐居生活使人忘却物外之心,久居闹市,却向往山林。 归期未定,展卷惆怅不已。 【注释】 题:题咏 隐居图:指隐者画的《隐居图》 仙居:隐者住处 咫尺:很近。 遥岑:远山。 径路:小路。 千顷(jǐng):极言其广,一望无际。 岫(xiù):山峰。 栖迟:居住,逗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