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恭尹
【解析】 此诗写离别之情,首句写景,次句写人,三四句写别情,末句用典。“倚闾”为送行之地,诗人站在门口目送远行的朋友。“多难晦冥日,少年离别颜”是全诗的重点。这两句中,“多难”是概括了诗人的身世和遭遇;“晦冥”指天色昏暗不明,暗喻世道险恶;“少年离别颜”指少年时离开家乡,到外地去求学或谋生而与父母分离的情景。 【答案】 译文: 天边万重山,滩边万仞山。 山风吹落叶,只在客船间。 多苦难晦冥
春草 春天的色彩来自何处,在南方州郡最先发现。 萌芽依偎着宿火的余烬,鲜嫩洁净靠近幽泉。 力量微弱却能穿透土层,光亮摇曳却不阻隔天空。 从今以后归马之后,随地都能醉卧而眠。 注释: 1. 春色来何处:春天的色彩从哪里来? 2. 南州得最先:在南方州郡最先发现春天的色彩。 3. 萌芽依宿烧:春天的新芽依靠着旧火的余烬。 4. 鲜洁近幽泉:新芽的鲜嫩洁净接近幽静的泉水。 5. 力弱犹穿土
【注释】 风雨:风雨,天气。怀人坐:怀念着屈翁山,坐着思念他。无灯:没有灯光,指夜深。亦:也。流萤分夜色:流萤(即萤火虫)在夜色里闪烁。疏竹聚秋声:稀疏的竹林聚集着秋天的声音。别酒:别离时饮的酒。今不荣:今天已不能开花了。终知吾与子:终知道我和他一样,年老头发花白。路傍生:在路上生长。 【赏析】: 这是一首悼念朋友的诗。诗人以“风雨”起兴,表现对朋友的深切思念之情。颔联写诗人夜深仍难入睡
【解析】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写诗人与曾省之虽分居岭北南但两地同心;颔联写坚贞的友情;颈联写两人的友谊,如同玉石和金兰一样珍贵;尾联写二人因远离而难以相聚,分别之际只能以吟咏来表达内心的哀伤。 【答案】 分居岭北南,异地幸同心。 匪石能攻玉,如兰即断金。 君从卜肆隐,予卧海门深。 秋风劳夜吟
披离中林雪,厌浥下山路。 缘高凛若坠,身外不敢顾。 藤藟援我行,飞鸟争我度。 我下群木鸣,我上寒云冱。 迹从逝溪远,心与幽赏住。 万里方自今,重期岂能预。 迟迟闻远钟,懔懔日将暮。 译文: 穿过中林的雪地,踏着湿淋淋的山路, 攀援高山,好像要坠落下去,身外不敢多看。 藤蔓攀附我的双腿,鸟儿争相掠过我的身体, 我下树时,树林里发出声响;我上山时,云雾凝滞不动。 踪迹随着小溪远去
注释: 郭边潮水日潺潺,官舍无如少尹闲。 一卷新诗是公事,夕阳支枕对西山。 注释: 郭边:指城外的河堤或城墙。潺潺:流水声。少尹:官职名,相当于县令。 是公事:即“作诗”的意思。 支枕:把头靠在枕头上。 赏析: 《祝张二尹文宿》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七绝。此诗写于元和五年(800年),当时白居易任苏州刺史,张仲素时任徐州别驾。二人因公务繁忙,难得闲暇,因此写下了这首送别诗。全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
【注释】: 蚓:指蚯蚓。 涂泥:泥土。 清操:高尚的节操。 待化:等待化为神仙。 羽衣:仙人的衣服。 吟露日:在露天下吟诗。 方:才,才相信。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言志诗,以咏蚯蚓为托物言志,表达了作者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诗人通过咏物,抒发自己高洁的品质与远大的理想,并以此自勉勉励他人。 首句“一声一恨在涂泥”中,用“涂泥”代指人生路途的艰难险阻。“一声一念”,即一个念头、一次思考
【注释】 村浦:村野中的河流。停舟:船靠岸停泊。倚浪花:依偎在浪花之上。叩门:敲门。辞我日将斜:太阳即将落山了,告别我时说。相寻路:找来找去的路。千岁藤:指藤类植物。 【赏析】 此诗描写送别友人的情景。前四句写送别,后四句写留别。首句写诗人站在河岸上望着朋友的小船渐行渐远,依依不舍;次句以“叩门辞我日将斜”来衬托送别的场景;最后两句写诗人对友人的嘱咐和祝愿。全诗情真意切,语言自然流畅
【注释】梁素子:诗人自号。柴关:柴门。禾黍间:指稻田中。 赏析:这是一首抒发老来感慨的作品,诗的前半写自己对老境的无奈,后半写与故人相会之乐。全诗用典贴切,语言简练,意境高远。首句“悠悠成老大”一句,道出了人生易老的事实,同时也表达了一种无可奈何的心态;“处处闭柴关”一句写出了作者闭门谢客的生活状态;“秋水鹭鸶外,江村禾黍间。”一句,描绘出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然而最后一句又点出自己“劳生不易闲”
舟夜 夜寒犹自拥秋衣,水底星河数雁飞。 空得家书无一字,满缄稠叠寄当归。 注释: - 秋衣:秋天的衣服。 - 水底星河数雁飞:银河倒映在水中,像天上的星星一样,无数大雁排成一行在天空中飞翔。 - 空得家书(dé):没有得到书信。 - 无一字:没有一个字。 - 稠叠(zōu dié):重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