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恭尹
【注释】 待欢:等待欢乐,指欢宴。下帘:打开帷幔。春风灭寒烛:春风拂去蜡烛的余烬,使烛光不再燃烧。见一星:看见一颗星星。成单宿:成为一对。 【赏析】 《子夜歌二首》是南朝齐永明年间诗人沈约创作的一组诗。此诗为第二首。此诗写新婚夫妇初度良辰的欢乐,以及他们的爱情生活,表现了他们的真挚爱情。全诗语言优美,情韵悠远,富有诗意。 首句“待欢不下帘”,写新娘对丈夫的爱恋之情,她盼望着与丈夫欢聚
子夜歌二首·其一 新妆尚未成,览镜自太息。折取丹若花,榴子何能得。 注释:新妆还没有完全涂抹好,我看着镜子不禁叹息。我想折下一朵如红玉般璀璨的花朵,但那果实又岂能轻易得到?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女子对自己妆容未完的失望和对无法获得理想中的果实的无奈。诗中的女子在照镜子时,对自己的新妆产生了深深的失望。她试图通过折下一朵璀璨如红玉般的花朵来满足自己的愿望
【注释】 1. 感怀:感慨。十七首:诗的篇名,共七篇。 2. 密云:浓密的云。自西郊:从西方的郊外而来。 3. 膏泽:肥沃的土壤。 4. 长虹:指雨过天晴后出现的彩虹。 5. 滋:滋养。蟊贼:害虫。 6. 日月:这里指太阳和月亮。煎:煎熬。本根:根本。青黄变生色:庄稼生长出颜色。 7. 结发:指成年男子。老农:长期在田野劳作的老农民。 8. 高门:富贵人家。纵:放纵。酒:酒杯。杯中物
【注释】 1. 感怀:感叹。 2. 十七首:指王勃的《滕王阁序》中有“时维九月,岁征戌若。……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等句,共十七句,故称。 3. 番禺古都会:番禺,即广州,古称番禺,是岭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4. 佳哉(jiā):赞叹词,表示赞美。 5. 郁嵯峨:形容山势雄伟险峻。 6. 三江:泛指珠江、赣江、北江三条江河。 7. 交洪流:水流交汇。 8. 扬清波
注释: 1. 纤纤西林月,待日生辉光:纤纤的月亮,在西林上等待太阳的光。 2. 幸假羽翼资,与君同颉颃:有幸借助羽翼的力量,与你一起高飞翱翔。 3. 左提而右挈,万夫莫能当:左手提,右手拉,没有人能抵挡得住。 4. 况我为仁义,相辅唯文章:何况我崇尚仁义,辅助你只有文章。 5. 斫桐为两琴,异形同宫商:砍了一棵桐树做成两把琴,虽然形态不同但音律相同。 6. 中心一相知,异身同肺肠
【注释】 感怀十七首:指《七哀诗》中的《愍哀》、《悼屈》等七篇诗。 事君如四时:事奉君主就像对待春夏秋冬四季一样。 成功者为客:成功的人在君主面前地位低下,犹如宾客。 君子慎其言:有德之人在说话时要谨慎。 只以求忠益:只求能忠于君王。 小人躁于名,噭噭沽其直:小人喜欢名声,卖弄自己的才能。 疾疢卒不除:疾病最终不能治愈。 上下成乖隔:君臣之间产生了隔阂。 为臣固当戒,为君独宜择
【解析】 1.“感怀”:指有感慨。2. “其三”:是第三首,即此篇的序号。3.“往者不可追”,往者,过去的人;不可追,无法追回,指过去的人事已成往事,无法挽回。4.“期”,期求,期望。5.“俯首为今人”,俯首,低头。6.“举体无一宜”,举体,全身;无一宜,没有适宜的地方。7.“厌”,“厌”通“餍”,满足。8.“腹饱糠覈”,腹饱,肚子饱;核,谷壳,比喻粮食。9.“履祸枢”,履,踩、踏。枢,门枢
梦登首阳山,郁哉何巍巍。 上有二子坟,下有蕨与薇。 宁从白鹤巢,不从凤鸟飞。 白鹤来有常,凤鸟来无时。 子胥耕吴野,少伯困会稽。 一旦先埃尘,千秋有馀悲。 注释与赏析: - 梦登首阳山:在梦中登上了象征高洁的首阳山。 - 郁哉何巍巍:山势高大雄伟,令人感到肃穆和敬仰。 - 上有二子坟:山上有两座坟墓,象征着高尚的品格和坚定的理想。 - 下有蕨与薇:山下生长着蕨类植物和薇草
感怀十七首 其四 高台临广池,梧桐百馀尺。 上有一尊酒,可以永今夕。 明月生东隅,浩荡无拘迫。 君子多暇豫,小人聊燕息。 人生有如影,终始为形役。 拔箭射虚空,箭尽弓亦折。 步出城北门,垒垒山上石。 下有忘忧人,千秋托松柏。 赏析:此诗描写了诗人在月夜饮酒赋诗,畅想人生的情景。诗人以高台、广池、明月、梧桐等景物,抒发了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同时,诗人也用弓箭、山石等意象,表达了自己的理想与追求
【译文】 野狗在吠叫着行人,在深深的小巷中听见了荒鸡的叫声。 荡子现在在哪里呢?有司就在门闾里。 早晨出去藏身在草丛之中,晚上起来匍匐着归家。 有亲人谁肯养我?有田地谁肯耕作? 怎敢负国呢?有罪就应当治罪! 甘瓜长在井边旁,百尺藤蔓缠其枝;祸患来到没有根由,免祸是上策。 【注释】 ①感怀十七首:乐府《杂曲歌辞》旧题。 ②其十:指第一首诗,即《感怀》之一。 ③野犬吠行客:指行旅之人,行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