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犬吠行人,深巷闻荒鸡。
荡子今何之,有司在门闾。
朝出伏草间,夜起匍匐归。
有亲谁当养,有田莫耘耔。
岂敢负公家,有罪诚当治。
甘瓜生井傍,百尺蔓其枝。
祸来常无根,免身为令谋。
【译文】
野狗在吠叫着行人,在深深的小巷中听见了荒鸡的叫声。
荡子现在在哪里呢?有司就在门闾里。
早晨出去藏身在草丛之中,晚上起来匍匐着归家。
有亲人谁肯养我?有田地谁肯耕作?
怎敢负国呢?有罪就应当治罪!
甘瓜长在井边旁,百尺藤蔓缠其枝;祸患来到没有根由,免祸是上策。
【注释】
①感怀十七首:乐府《杂曲歌辞》旧题。
②其十:指第一首诗,即《感怀》之一。
③野犬吠行客:指行旅之人,行客,指外出的人。
④深巷:深而幽长的小路。
⑤荒鸡:报晓的鸡鸣。
⑥荡子:流浪在外的男子。
⑦有司:官吏。
⑧伏草间:隐蔽于草丛中。
⑨匍匐:爬行。
⑩亲:指父母或亲人。
⑪莫耘耔(yùn zhī):不要耕种。耘,锄草。耔,播种。
⑫甘瓜:甜瓜。
⑬蔓:蔓延滋长。
⑭无根:没有根据或原因。
⑮令谋:正确的办法。
【赏析】
这是一首揭露社会黑暗和反映下层人民生活困苦的诗。诗人通过“荡子”的遭遇,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现实。全诗以“荡子”为中心人物,写他在外漂泊,寄人篱下,受尽磨难,但终未得善终的结局。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切,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此诗与李白的《春思》都是写羁旅愁情的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