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犬吠行人,深巷闻荒鸡。
荡子今何之,有司在门闾。
朝出伏草间,夜起匍匐归。
有亲谁当养,有田莫耘耔。
岂敢负公家,有罪诚当治。
甘瓜生井傍,百尺蔓其枝。
祸来常无根,免身为令谋。

【译文】

野狗在吠叫着行人,在深深的小巷中听见了荒鸡的叫声。

荡子现在在哪里呢?有司就在门闾里。

早晨出去藏身在草丛之中,晚上起来匍匐着归家。

有亲人谁肯养我?有田地谁肯耕作?

怎敢负国呢?有罪就应当治罪!

甘瓜长在井边旁,百尺藤蔓缠其枝;祸患来到没有根由,免祸是上策。

【注释】

①感怀十七首:乐府《杂曲歌辞》旧题。

②其十:指第一首诗,即《感怀》之一。

③野犬吠行客:指行旅之人,行客,指外出的人。

④深巷:深而幽长的小路。

⑤荒鸡:报晓的鸡鸣。

⑥荡子:流浪在外的男子。

⑦有司:官吏。

⑧伏草间:隐蔽于草丛中。

⑨匍匐:爬行。

⑩亲:指父母或亲人。

⑪莫耘耔(yùn zhī):不要耕种。耘,锄草。耔,播种。

⑫甘瓜:甜瓜。

⑬蔓:蔓延滋长。

⑭无根:没有根据或原因。

⑮令谋:正确的办法。

【赏析】

这是一首揭露社会黑暗和反映下层人民生活困苦的诗。诗人通过“荡子”的遭遇,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现实。全诗以“荡子”为中心人物,写他在外漂泊,寄人篱下,受尽磨难,但终未得善终的结局。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切,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此诗与李白的《春思》都是写羁旅愁情的名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