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协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陪周处士访西林上人 偶陪周处士,采访白云居。 借笔抄僧偈,焚香看佛书。 林疏松露鹤,池冷藻藏鱼。 悟得闲边趣,劳生总未如。 注释与赏析: 1. 偶陪周处士,采访白云居 - 偶然间陪伴周处士探访白云居,这是一次偶然的邂逅。 - 采访:拜访或探询。 - 白云居:可能指的是一个位于山上的隐逸之所。 2. 借笔抄僧偈,焚香看佛书 - 在拜访过程中,我借了一支笔来抄录僧侣的偈语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宦游二十载,喜君清更贫。 初携异乡子,归拜故园亲。 野艇空江晚,梅花小店春。 相逢饮椒酒,况值岁华新。 逐句翻译如下: 1. 二十年来,我在官场上辗转漂泊,很高兴你依然保持着清高的节操,而且生活更加清苦。 2. 当初我带着你在异乡,现在回来拜见故乡亲人。 3. 傍晚时,我和你的野舟在空旷的江面上飘荡;春天里,你在梅花盛开的小店中品饮佳酿。 4. 我们相逢在这时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语言的鉴赏。解答这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歌内容,理解其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注意结合注释来理解。 【答案】 译文:什么时候才能离开隐居的地方?抛却那旧日烟霞云气;在寒江上舟卧时,看到雪飘落满河川;村行晚径时,看到沙粒铺满了路;送泉水到野外馆舍,看野鹤来到邻家;兴致已尽时便想归去 。赏析:此诗是诗人隐居期间,与友相访时的即兴之作。全诗四句,每句七个字,平仄相对
【注释】 长老:对僧人的尊称。披一衲:身穿和尚服。家住白云乡:住在山中,如白云一般悠闲自在。吟思秋偏苦:秋天容易引发诗人的伤感之情,所以更觉痛苦。诗名老更香:诗人的名声和作品流传久远。笋根斜透壁:竹笋的根从墙壁上生长出来。苔色冷侵床:苔藓的颜色使床铺显得寒冷。松林正夕阳:夕阳正好照在松树林里。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怀诗。开头两句“长老披一衲,家住白云乡”描写了一个僧人形象。他穿着和尚的衣服
江上有怀郑山人 故人不可见,怅望晋陵东。 客久梦多异,身闲诗益工。 山寒云护雪,江暝水涵空。 若买扁舟去,应消半日风。 注释: (1)江上:这里泛指江边。 (2)故人:老朋友。 (3)怅望:失意惆怅地眺望。晋陵:即晋陵县,在今江苏无锡市北。 (4)客久梦多异:客人在外地久了,梦中所见事物都变得不同寻常了。 (5)身闲:身心轻松自在。 (6)山寒云护雪:山中寒冷的天气下,云朵仿佛守护着积雪。
宿照庵僧舍 煮茗复煮茗,笑谈忘寝眠。 断钟春雨里,古佛夜灯前。 诗好无多首,琴残剩几弦。 年来挂行迹,多半在林泉。 注释: 1. 煮茗复煮茗:煮茶又煮茶,指重复地泡茶。 2. 笑谈忘寝眠:一边说着笑着,一边忘记了睡觉。 3. 断钟春雨里:形容时间在雨中显得格外长,仿佛是敲了很长时间的钟声。 4. 古佛夜灯前:形容夜晚时分,灯光下佛像显得庄严肃穆。 5. 诗好无多首:意思是说诗歌很好
偶得读书暇,来寻野衲家。 涧鸣凤乍起,山暝日初斜。 到树惊啼鸟,推窗见落霞。 同游郑高士,坐石共分茶。
偶来林下叩松关,分得禅僧半日闲。 孤兴忽生流水外,高情聊寄白云间。 炊烟晚映高低树,落日晴分远近山。 今夜西岩有明月,更留清话不知还
曾持刀笔赞元戎,不数区区野战功。 青鬓消磨千嶂外,旧交零落十年中。 雪晴官路梅花白,雨熟蛮乡荔子红。 三十六原何处是,马蹄轻踏绿杨风
西风吹老白蘋花,独倚归舟感物华。 漠漠秋云暗山谷,不知何处是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