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洞
【解析】 这是一首七律,全诗四十六字。前半部分写祠中设学,以杨、胡为例,后半部分借“樗蒲”喻指科举考试,而“鼓箧”则喻指读书。 【答案】 译文: 在祠堂里设立书院进行讲习。把贤良祠改建为学校来教授众官。祠祀杨清师端公和亲仁、胡文忠公林翼。 二百年来止两公,云霄并峙表清忠。 后生多学前贤畏,时局更新大节同。 尽取樗蒲投巨浪,乐观鼓箧畅儒风。 升堂无异临师保,炳烛犹堪策病翁。 赏析:
【注释】江海无能一病骸:江海无才,只能成为疾病缠身的病体。薮泽:指田野、水边。尘埋:指被尘土所掩。 谋野曾无裨谌获:谋划国事,没有益处。裨(bì):补益。谌(chèn)获:指获得成功。 游车:指闲散无事的人。邵雍:北宋哲学家、诗人,字尧夫,号安乐窝主。 鉴湖:古地名,在今浙江省绍兴市东南。君恩赐:指得到君主的恩惠。致仕:辞官。被硬差:被迫应命去做某项工作。
诗词 秋日同宾客登黄鹄山曾胡两祠望远 群公整顿好家居,又见边尘战伐馀。 鼓角犹思助飞动,江山何意变雕疏。 三年菜色灾应澹,一树岩香晚未舒。 我亦浮沉同湛辈,登盘愧食武昌鱼。 译文 秋天里和各位宾客登上黄鹄山的曾胡二祠远望,看到边疆的尘埃还在战火中弥漫余波。 我们这些官员整顿好自己的家园,又看到了边疆的战事仍在进行。 鼓声仍然回荡着助战的激情,而江山却为何变得萧条疏落? 经过这三年的灾害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的作品,表达了他对人生和世事的深刻感慨。 白日一首示樊山:这是诗人写给樊山的一首诗。樊山是诗人的朋友,两人之间有着深厚的友谊。诗人在这首诗中,用“白日一首”来表达他对自己生活的感慨。 又到山寒木瘦时,黄鸡白日去如驰:诗人描绘了一幅山寒木瘦的画面,黄鸡在白日下飞驰而去,形象生动,富有诗意。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老去的无奈。 诗才已为尘劳尽,霜鬓空教海内知
【注释】 1. 寿徐荫轩总宪六十生日四首选二 其二:祝寿词。寿,庆贺长寿之意。徐荫轩总宪,即徐乾学,字元始,号潜庵,浙江仁和人,康熙三十八年(1699)进土,授翰林院编修。康熙四十一年升侍读学士,后官至内阁大学士。卒年五十七。谥文贞。 2. 今是群贤道长秋,岿然亚相冠清流:如今是诸位贤士在高高的秋天里,你像一位巍然矗立的宰相,名列朝廷清流之首。 3. 中台真有神羊在,横榻都无仗马羞
【注释】 寿徐荫轩总宪六十生日四首选二:这是为徐荫轩总宪六十岁生日写的四首诗。 其一 北学编成二百年,何人耽道绍儒先。 浑无器豆分功过,长有炉香告帝天。 峻朴翠庭精习礼,冲虚尺木妙通禅。 惟公宗旨能斟酌,博约居然合两贤。 其二 清节照人寒不移,文章事业自齐眉。 一麾东鲁归田去,三径松篁绕舍时。 碧玉堂前春草绿,紫岩山下野花滋。 故人莫叹风标古,新得江山胜旧知。 赏析:
``` 解析 诗句 1. 旗鼓堂堂下井陉 - 这是描述韩信在井陉之战中指挥军队,用兵如神,旗帜和战鼓声势浩大的场景。 2. 怜君智略独知兵 - 表达了对韩信智慧和策略的赞赏,认为他的军事才能无人能及。 3. 登坛岂减隆中对 - 暗指诸葛亮(隆中对是其著名的战略方针)与韩信的军事谋略相比,同样卓越。 4. 齿剑方思走狗烹 - 意味着韩信虽然才华横溢,但也担心自己最终会被刘邦所害
这首诗是贾谊的《吊屈原文》。贾谊(前200-前168),洛阳人,西汉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在任长沙国(今湖南省)的太傅期间,因不满当时的政治腐败,曾上书文帝,建议改革,但遭到忌恨而被贬谪。这首诗是他对自己命运的一种感慨,表达了自己对汉文帝的不满以及对仕途坎坷的无奈心情。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坎坷休怨汉文皇,绛灌樊郦暗中伤。 - "坎坷":指道路不平坦
【注释】 提封:指国土疆域。楚北门:楚,指古代楚国,这里泛指南方的国境。“楚北门”即指楚地。 谤书:诽谤的书。湮:埋没。公道:公正的道理。 远谪:被贬谪。终然:终究,最终,指终于。念:怀念。至尊:皇帝。 浚秋花未晚:比喻自己尚年轻,有才华,可以继续努力。浚秋花,犹言勤于秋日的花木,喻指自己仍可有所作为。 停杯:停止饮酒,引申为作诗。感世:感慨世事。酒无温:形容心情悲凉,酒也不热了。 三雍
胡祠北楼送杨舍人还都烟波江上柳如烟,离肠酒醒梦犹牵。 扬帆远去水连天,芙蓉芷草为君添。 鬓边霜雪秋来早,山势龙蛇雨后清。 读碑思岘首,新亭洒泪不辞情。 注释: 1. 烟波江上柳如烟:描述江上的景色,烟雾弥漫,岸边的柳树若隐若现。 2. 离肠酒醒梦犹牵:形容离别时的伤感和思念。 3. 扬帆远去水连天:描述扬帆远行的壮观景象,水面与天空相连。 4. 芙蓉芷草为君添:用芙蓉和芷草作为礼物送给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