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质
【注】:一、横飞,指飘落。二、丹墀,宫殿前的台阶。三、履綦安稳,意为步步踏实,没有危险。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在徐圣可离开时赠给友人的一首五绝诗。诗人以落叶飘飞为引子,抒发了对友人远行平安的祝愿。全诗语言平白如话,朴实无华,但却能表达出深沉的情感
以下是诗句的逐句释义与翻译: 1. 侍郎墓槚已苍苍 - 侍郎墓:指的是王稚川的父亲王承可的墓地。 - 槚:一种树木,其叶子可用来泡茶。 - 苍苍:形容墓地草木繁茂或颜色深绿。 - 译文:侍郎的墓地上,苍翠的树木郁郁葱葱。 2. 万古江河一锦囊 - 万古:形容时间非常久远,这里指千年以上。 - 江河:泛指河流和大海。 - 锦囊:古代的一种装文书的小包,比喻珍贵的书籍或知识宝库。 - 译文
【注释】绛霄:指天。别有:另有。大罗天,天上的最高处,即“玉清宫”。钧奏声沈:天帝的钧奏之声。沈,沉没。帝所闲:天帝的闲暇之地。岁晚:年老时。政成:国家太平。丹诏:皇帝诏书。水苍:水的颜色。朝佩响珊珊:早上佩戴着宝剑的声音。 【赏析】本诗是杜甫在乾元二年(759)春到长安后写的一首咏物诗,也是一首咏物兼抒怀之作。前四句写宝剑的锋利无比和它的非凡来历,最后两句则是诗人的感慨。 全诗先写宝剑的来历
【注释】 集秦国文恭公句寿胡正仲四首 其二:这是李白对杜甫的诗句“致君尧舜付公去,早据明堂调鼎来”的模仿。玉蟾濡翰待君挥,五世嘉占得凤飞。朝野多欢天子圣,便应调鼎向黄扉。 【赏析】 《集秦国文恭公句寿胡正仲四首》是一组咏史抒怀诗。这组诗是作者在唐天宝三年(744)初春时所作。当时杜甫任左拾遗,他写了一首讽喻诗,指责李林甫、牛仙客结党营私、排斥贤能,而自己则被贬官华州。李白对此深感不平
【注释】: 三殿:即皇宫。觚棱(gū léng):宫殿的檐角呈棱形,因以觚棱指代宫殿。 照彩霓:指宫殿上琉璃瓦上的彩色光泽,犹如彩虹。 星邮:指皇帝的御旨。紫芝泥:一种用紫芝制成的泥,是古代皇帝的诏书用泥。 休论:不要谈论。 封侯事:指做高官、被封为侯爵的事情。 青云:喻仕途顺利。别有梯:别有捷径。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赴任途中写的。首联点明地点,写诗人赴任的所在之地
平生饱识世间愁 牢落江南尽处州 插架有禾三百把 与君来往亦风流 赏析: 王质的《赠李时雍》是一首七言绝句,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态度。首句“平生饱识世间愁”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烦恼和忧愁的深刻理解,同时也暗示了他丰富的人生经验和对世事的洞察。接着的“牢落江南尽处州”描绘了诗人孤独漂泊的生活状态,以及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注释 君:指唐玄宗。东南第一流,指唐玄宗开元盛世。绿绨:深绿色丝织品。膺:胸膛。神州:指大唐国土。灵槎:指神箭,相传汉武帝派甘父射落月中之仙桂,以招来仙人。斗牛:指北斗七星。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怀古诗,诗的开头两句是说,唐玄宗在位期间,国力强盛,天下太平,他统治下的国家,就像江河中的一条大河一样。“东南第一流”一句是说,唐玄宗的开元盛世,使唐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繁荣富强的大国之一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赏析作者感情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全诗,然后根据题目要求,抓住诗句中的关键词语进行分析。本题中,“问王稚川借其父承可诗二首”是说向王稚川借来他的父亲的承可的两首诗,“其”指这两首诗。“百代风流集豫章”,意思是这百代的风流人物都汇集到豫章(今江西南昌)。“娟娟”:形容美好的样子。“各作时妆”:各自打扮得如花似玉。“索虎钩鲸手”:比喻王稚川的父亲承可善于写诗
注释: 落日人家已半扉,隔篱问答语声微。 桑枝亚路蝉争噪,一似南村割稻归。 译文: 夕阳西下,农家的半扇门扉已经关闭,隔着篱笆互相问答的声音很微弱。 桑树上的枝条在路旁随风摇曳,知了在枝头争相鸣叫,仿佛南边的村庄正忙于收割稻谷。 赏析: “落日人家已半扉”,夕阳西下,农家的半扇门扉已经关闭,隔着篱笆互相问答的声音很微弱。这里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诗人独自来到荻港,看到农家的半扇门扉已经关闭
诗句释义: - 暗黄退柳绿厌厌:形容柳树在春天时颜色的变化,由暗黄色转为绿色。 - 长与行人驻别筵:常常和离别的人一起留在离别的酒席上。 - 傅说归朝天下雨:相传古代贤臣傅说回到朝廷后,天下都下雨了。 - 不如休系相公船:建议不要因为自己的存在而影响他人的行程和自由。 译文: 暗黄的柳树在春风吹拂下变得绿意盎然,它静静地伫立着,仿佛为即将离去的行者留下一个美丽的离别之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