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质
诗句释义:水波荡漾,细纹如縠(hú),如同瀼西春水的波纹。秋夜,水面上飘着层层霜沫,清澈如同美玉的清流。 译文:在静谧的秋夜中读书,看到这细腻的水波纹理,不禁想起秋天的霜降,那洁白的霜沫仿佛是山间泉水般纯净。我的心情逐渐平复,如同夜晚的静谧一般,让耳畔能够感受到秋天的声音——那是大自然的乐章。 赏析: 1. 意象描绘:王质运用丰富的自然景象来表达内心的感受
【注释】 无嫌:不要嫌弃。乌帽:黑色的帽子,这里指道士的帽子。黄尘:即红尘,佛教用语,比喻世间万物。总:总是。 口但:只是。轻轻吹鸟毳:轻轻吹动鸟儿的羽毛。毳(cuì):鸟羽。轧轧:车轮滚动的声音。 漫张明月清风眼:任凭月光照临,清风吹拂。张:展开。明月清风眼:明亮的月光、和风,是诗人所向往的境界。 试玩:试着玩。游丝:蜘蛛织成细丝,用来捕捉飞虫。落絮:飘飞的花瓣、柳絮。身:指身体或衣襟。
【注释】 1. 春跗秋萼:指春天的花朵和秋天的果实。 2. 野生吾懒栽:我懒得去培养。 3. 间菘(sōng)韭:用菘菜和韭菜合在一起做菜。 4. 羹(gēng):汤,这里指做菜用的肉、蔬、果等。 5. 云苍云白变复变:形容云层变幻不定。 6. 杉露松霜皆我酒:杉树、松树的露水和霜,都是我的酒。 7. 竹根木瘿尽吾杯:竹子的根和木头上的瘤,都是我的酒杯。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象的诗
秀野亭观雪 不见湘娥十二鬟,谁移白发上青山。 云开上界珠宫阙,风堕游仙玉佩环。 回流城孤千骑入,山阴兴尽一蓑还。 万松岭下寒溪口,遥想梅花露半斑。 注释: - 湘娥:指湘江女神,这里代指湘西的美女们。 - 十二鬟:形容女子发髻像云朵一样蓬松美丽,常用来形容美女。 - 白首:指人的白色头发,这里比喻年老。 - 珠宫阙:古代传说中天上的宫殿,用来形容高峻壮丽。 - 游仙:指仙人,这里比喻诗人自己。
【注释】 生死一大事:指人的生命。圣贤三致思,即“生、丧、祭”三礼。 朝闻应夕可:语出《论语·先进》:“夫子在陈,曰:‘盍归乎?’对曰:‘吾闻君子死而后哀,今也已葬,虽欲哀焉何及矣!’”。意思是说孔子听到弟子这样回答,就认为他还没有完全领会“生、丧、祭”的意义。 春叶又秋枝:语出《楚辞·九歌·少司命》“春兰兮秋菊”,“春华秋实”,意谓春秋两季的花草都有凋谢和结实的不同,用以比喻人的生死。
【注释】 ①近村:指山脚下的村庄。急急:形容急迫的样子。残点:残余的阳光。沉沉:形容钟声低沉。黄深湖雾重,白厚草霜浓。形容秋天的景色,雾浓霜厚。惨淡兵交气,凄凉岁晚容。形容战乱年代的气氛和年老的人的面容。云山望不极,吾恨亦重重。意思是说,我看着这连绵不断的群山,看不到尽头,我的心情也是沉重的。 【翻译】 急促的钟声在催促着人们赶紧结束一天的工作,黄昏的钟声敲得沉重而又低沉。 深秋时节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朝的陆游,他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的诗作风格豪放、直率、深沉、悲壮。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主人乞我短窗明,推挽清风堕两楹: - 主人乞我:指主人请求我(这里可能是指主人家请我来住) - 短窗明:指的是窗户虽小但明亮 - 推挽清风:推开窗户让清风进来 - 堕两楹:落下在两个柱子之间 2. 千里坐安双脚稳: - 这是形容自己身处异地却能感到安稳和安心。 3.
【注释】: 不须薄浣少纤尘:不必洗去身上的污垢。 树有凉声常摵摵:树叶发出的声音是“摵摵”。 灯无热意但荧荧:灯火没有暖意,只是闪烁着光。 土松瘦菜从头长:泥土松软,蔬菜瘦弱,从头上长出来。 地净幽泓澈底清:土地清洁,清澈的泉水流淌。 月化日迁人不觉:月亮变成太阳,人们不觉得。 却于草木见先惊:却在草木之中显得格外突出。 【赏析】: 《秋夜读书三首》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晚年的作品。此诗为其中之一
【注释】隆中:地名,在今湖北襄阳附近。它时:他时,指未来。渭上:渭河之畔。出头:指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知几度:知道经过几次。弹指:比喻时间短暂。梁甫:指《梁甫吟》,是诸葛亮的诗篇。表:表示,表白。何人表:是谁来表(向)诸葛亮。姓庞名蕴者:庞德公,字元济,东汉末年隐士,与诸葛亮友善。应笑:应嘲笑我。卧龙儿:指刘备、诸葛亮等。 【赏析】这首七言古诗以“过隆中村”为题,借景抒情
注释与赏析: 1. 高致想江湖,当庭植小芦 - 注释:高尚的志向想要像江海那般广阔。庭院中种下几株芦苇。 - 赏析:诗人以高远的志向开始诗篇,表达了对自由、宽广境界的向往。在庭院中心植小芦,既表现了诗人的高洁情操,也反映了他对自然美的敏感和热爱。 2. 清风时自至,绿竹兴何殊 - 注释:时常有清风拂面而来。绿竹给人带来的是同样的愉悦之情。 - 赏析:这句描述了一种宁静美好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