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质
【解析】 此诗作于唐玄宗天宝年间,李白当时在长安供奉翰林,因遭权贵谗毁而离开朝廷。“感旧怀人”,故有此作。首句“北斗阑干外”写诗人远望天上北斗星,以北斗高挂,暗示时运艰难,自己远离帝居,有“孤臣易感”之意;“浮云拄杖中”以浮云喻世事如烟,暗讽当朝的奸佞小人,他们像飘荡的浮云一样令人厌恶。第二联“天高千障立,月静一江空”写诗人仰望天空,看到无数层山峦叠起,月亮皎洁明亮地照耀着江水,这两句是写景
【注释】 (1)送晁侍郎二首其一:作者在任上,因与晁迥意见不合而遭贬谪,临别作此诗赠给晁侍郎。其二:诗人自伤失宠,欲求归隐。 (2)托:托付。 (3)只影依:指自己孤单的身影依靠别人。 (4)任从龟左顾:意思是说任凭他像乌龟那样左顾右盼吧!“任”,听任;“龟”,比喻人或物。 (5)鹊南飞:传说中喜鹊向南飞,有灾祸来临之意。这里用鹊南飞来喻指自己的遭遇。 (6)三至:三次被贬。 (7)百挥
【注释】 运泰:指国运昌盛。风云合:风云会合,指天地间阴阳二气和合,比喻政治清明。名高:声名卓著。泰华秋:指秋天。泰华山,山名,在今陕西商县东南。杓衡:北斗星的杓(勺)和衡星。北指:指向北方。江汉:指长江和汉水。济川舟:渡河过长江的船只。济,渡,泛指行船,引申为治理。 【赏析】 此诗是代李叔介挽杨参政的作品。诗人用典抒情,抒发了对杨参政的哀悼之情,表达了他对国家的忧虑。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注释】 竹色交檐暗:竹影斑驳映衬着屋檐。 苔痕拥舍深:屋旁长满青苔,使院落显得更幽静。 群麇无定响(qǐn):比喻群鹿没有固定的声音。 断雁有孤音:比喻失群的飞雁发出孤单的鸣叫。 恋阙穿双眼:指诗人对京城的依恋之情溢于言表。 忧时折寸心:忧国忧民的心情使诗人心情沉重。 中原既传檄(xí),乃更有陈琳:中原已传来征召令,又有一位陈琳来助战。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后为避乱入川而作
【注释】 道德平生足:指道德高尚。 功名岁晚成:指功名已到晚年方得成功。 挂冠:辞官。 负杖:拄着拐杖,这里指年老多病,不能亲自处理政事。 乐寿:长寿。 仁智:仁爱和智慧。 哀荣:悲哀和荣耀。 我家无故老:我家里没有可以倚仗的人。 【赏析】 《代虞相挽杨参政二首其二》,唐·白居易。本诗是作者在与好友杨虞卿告别时作的诗,诗人对好友杨虞卿一生的道德品质表示了高度赞扬,并表达了自己对好友的美好祝愿。
物幻诗 北海鲲从化,南枝蚁战勋。 宋龟灵自困,周蝶梦谁分。 外物不可必,此形何足云。 劳生竟不觉,幻境徒纷纷。 译文: 北海的巨鲲化为水鸟,南方的小蚂蚁战斗有功。 宋国的乌龟因为神力而被困,周朝的蝴蝶梦被谁划分? 外在的事物不能预知,这种形体又有何值得说? 辛勤劳作却不知道,幻境纷纭却无尽头。 注释: 1. 北海鲲从化:北海的巨鲲化为水鸟。鲲是一种巨大的鱼,传说中它能化身为大鸟。 2.
【注释】次虞枢密:指宋神宗时名臣王安石,曾任参知政事。九日:古代以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有登高饮酒的风俗。此诗是王安石在任枢密副使时所写。 【赏析】首联“风动旌旗千干,霜明甲胄万联”,写秋天的景色和气氛。风吹动的旌旗,像千干旗帜在飘荡;寒霜下的铠甲,就像万匹战马披挂整齐。这两句用对偶手法写景,形象地描绘出金秋十月,天高气爽、大雁南迁、百草凋谢的景象。 颔联“愁边悲有泪,幽燧冷无烟”
【注释】濠楚前通:濠州和楚国(今河南商水、息县一带)之间相通。舒庐内接:舒国和庐国(今安徽宿县、灵壁一带)之间相接。眼看花靥渡,梦想白沟河:眼前可以看到花靥渡的船只往来如织,心中却梦想着白沟河水流潺潺,风景宜人。火德时方盛,金行数不多:指火德当盛,金行当衰。儒家学者暂且应经略中原,不必急于唱出赞美之词来,否则将有违时势。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在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年)
注释: 特起西南纪,孤飞五十年。 名登千佛顶,位亚六阶躔。 文社尊韩伯,经门事董先。 山川有冥会,公在孝廉阡。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代虞相挽杨参政二首的第二首第一句中的诗句。诗的大意是:我特起于西南之纪,孤飞了五十年。名声登上了千佛顶,地位仅次于六阶躔。在文人聚会时尊重韩愈,经门之事就交给董先。山川间有冥会,你在孝廉阡上。 全诗以“起”字开头,写出了诗人自己与杨参政的交情深厚和相互敬重。接着
《和御制诗五首(其四)》是宋代诗人王质的作品,诗句如下: 鼎待周公定, 羹须傅说和。 上方资羽翼, 谁解废江河。 志定功应就, 时来力不多。 晋公门下客, 豫制凯旋歌。 接下来将从诗词原文、译文、注释三个方面进行赏析。 1. 诗词原文 鼎待周公定, 羹须傅说和。 上方资羽翼, 谁解废江河。 志定功应就, 时来力不多。 晋公门下客, 豫制凯旋歌。 2. 译文 在等待周公的鼎里煮熟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