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质
上王公明寿四首 其三 稷契伊周后,功名事业谁。 眼惊希世杰,心喜太平时。 不老池边凤,长生印上龟。 旂常书不尽,太庙有宗彝。 注释: 1. 稷契: 古代贤臣,此处指周公旦和太公望(姜子牙)。 2. 伊周: 指周公旦和孔子的弟子颜回(字子尼),是儒家尊称的两位贤者。 3. 功名事业: 指成就大业,建立不朽功绩。 4. 眼惊希世杰: 指看到杰出的人物时感到震撼,希世杰出。 5. 心喜太平时: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鉴赏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此题要求赏析诗句,首先要读懂诗句的意思和思想情感,然后结合诗句进行赏析
注释: 1. 缑氏:指代缑县,古地名。 2. 王家奕叶光:王家世代显赫,子孙昌盛。 3. 昔多称建业:过去常常称赞建业(今南京)。 4. 今独盛安阳:现在只有安阳(今河南安阳)特别兴盛。 5. 泰华何曾老:泰山和华山永远不会衰老。 6. 江河各自长:黄河和长江各自流长。 7. 一名重两火:一个名字里包含两个太阳,象征光明照耀。 8. 与宋大休祥:与宋朝的吉祥相符合。 赏析:
【注释】: 1. 舟中作二首其一:在舟中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 2. 昨日到今日:从昨天到今天。 3. 满江常涌波:江面上常常掀起波浪。 4. 山川非不好:山和川都不是不好的地方。 5. 风浪抑何多:风浪这么多。 6. 所愧累公等:很惭愧拖累了你们。 7. 固知如我何:固然知道我像什么。 8. 柁楼无晚照:舵楼里没有晚上的夕阳。 9. 高卧一长歌:在高高的船舱里躺一躺,唱起长长的歌来。 【赏析】:
诗句释义与赏析: 今日青阳路,行行不忍过。 - 描述诗人在今天的旅程中,对路途美景依依不舍的心情。 - 描述了旅途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风光的留恋之情。 - "人家茅屋少","原野稻田多"。 - 描绘了乡村的景象,反映了农村的自然风貌和生活气息。 - "树木连苍色,陂塘湛碧波"。 - 通过描写树木和湖泊的颜色,展示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 - "斜阳攲半岭","将奈镜亭何"。 -
【注释】 次青渠:地名,在今陕西凤翔县东。市井:集市。聊尔:无足轻重的样子。风光:风景和气象。略胜他:稍比它好。瓦屋:泥土或砖石结构房屋。得路:顺利通过的道路。逢:遇到。山但浅坡:指山势较低平缓,坡度较小。日斜烟欲集:太阳落山时,炊烟开始升腾。日斜:夕阳西下。烟:炊烟。集:聚拢。将奈晚寒何:面对即将到来的寒冷天气又有什么办法呢?将奈:怎么对付。 【译文】 虽然市集很小,但风光却胜过别处。
【译文】 一路都平坦,今天稍微弯曲。 我饿得争一个小店,桥断了就选择枯滩。 到处的山都好,每家酒都不酸。 人生各有地方,所乐的是长安。 【注释】 青阳:地名,在今陕西泾阳东南。 二首:诗有两首。 仆饥:指作者自己。 拣枯滩:指走山路,过河时选水浅处走。 处处:处处都有。 家家:家家户户。 所乐:所喜好。 长安:指唐代首都长安
【注释】 1. 元衮:指唐玄宗。韩觐,名不详,曾拜左散骑常侍。 2. 锵鸾:古代传说中的凤凰,这里借指皇帝。 3. 五车书:形容读书多、学问大。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送别侍郎晁的两首诗中的一首。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这位侍郎深厚的感情和殷切的期望。 首句“元衮催韩觐”,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皇帝亲自催促韩觐去朝廷,可见皇帝对他的重视和信任。接着,“锵鸾迟甫归”则表现了韩觐辞官归隐的场景
【注释】: 上王公明寿四首 其四风起云飞志,包含具善邻。 试看公出手,毋谓我无人。 挥羽思平魏,登场决并秦。 功成身莫退,小驻八千春。 赏析: 此诗为赠王公寿之诗作。诗人在赠言中表达了对王公的敬爱之情,也寄托了诗人自己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愿望与志向。全诗情感真挚,意气豪迈,是一首优秀的赠言诗
【解析】 此诗作于唐玄宗天宝年间,李白当时在长安供奉翰林,因遭权贵谗毁而离开朝廷。“感旧怀人”,故有此作。首句“北斗阑干外”写诗人远望天上北斗星,以北斗高挂,暗示时运艰难,自己远离帝居,有“孤臣易感”之意;“浮云拄杖中”以浮云喻世事如烟,暗讽当朝的奸佞小人,他们像飘荡的浮云一样令人厌恶。第二联“天高千障立,月静一江空”写诗人仰望天空,看到无数层山峦叠起,月亮皎洁明亮地照耀着江水,这两句是写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