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质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析: - 祖予尚闭户 - 景文当入山 - 未能黄绮外 - 姑在尚彭间 - 眼到风尘暗 - 头依树石斑 - 曹溪有正路 - 飞倦要知还 注释译文: 祖予尚闭户,景文当入山。 未能黄绮外,姑在尚彭间。 眼到风尘暗,头依树石斑。 曹溪有正路,飞倦要知还。”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王质的作品,通过描述虞丞相孙运干的隐居行为及其生活场景,表达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如下: ``` 诗句 | 译文 | 注释 --- | --- | --- 敕局同年相饯是日谢遣婢子春饶者还其家 | 在这一天,与同榜进士一起饯行,我谢遣了我的婢女(春饶)回家。 | 敕局:指朝廷的考试官署,即科举考场;同年:科举制度中同科及第之人,此处指科举同年友;相饯:互相劝酒送别的仪式;是日:这天;谢遣:辞别;婢子:婢女;春饶:我的婢女名字;还其家:把她送回家。
【注释】 ①家书:家信。②别乘非为辱:别驾之职并非是羞辱,而是光荣。③江陵:古地名,今属湖北省江陵县,在荆州治所上游,故称江陵。④胜:超过。⑤脱身:摆脱束缚。⑥尘沙:指俗世的纷争。 译文: 寄家书给家中的人, 你乘官船远行不是屈辱, 江陵离我家不太远。 虽然年老头发已白,但精神却更显焕发, 听说你家门前有竹子,胜过屋角的花。 我脱身回到故乡,其他的事都已忘记,只剩下世俗的纷扰。 赏析:
【注释】①江亭:即指洪景伯的得江亭。②别催心衮衮:离别催促着心绪纷杂。③冥冥:迷茫,恍惚。④丘壑:指自然山水。⑤但当添种竹:意思是说只要在此处多植竹子,就可使这北山景色更加青翠。 赏析:此诗为诗人题洪景伯得江亭二首之一。诗人先描绘了一幅江边春日图,然后表达了自己对朋友的深情厚谊,以及对自己仕途的感慨。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注释: 1. 曲肱:曲着手臂。 2. 想子归家急:想象儿子回家的急切,指思念之情。 3. 如吾舍世忙:像我这样舍弃世俗生活,忙碌于世事。 4. 何时见丞相:什么时候才能见到您? 5. 几日上瞿唐:几天后能到瞿塘峡? 6. 见问宜多说,不言君亦忘:如果有人问起,应该多说些话,不说反而让人忘记了你的存在。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虞丞相孙运干的一首送别诗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与分析。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全诗描绘了石溪寺在落日寒山里的景致。 首句“落日寒山里”,点出了时间和地点,落日在寒山之中,可见天气之寒冷,也可见诗人所处之地荒凉偏僻。 第二句“荒烟野寺中”,进一步描写了石溪寺的荒凉。这里的荒烟野寺,是写环境,也是写诗人的感受。 第三句“僧垣水衣白”描写了石溪寺僧人的生活状态和石溪寺周围的自然环境。“僧墙水衣白”
【注释】 上亭:在陕西长安,是唐代宗皇帝的行宫。 雨色昏何在,铃声怨阿谁。 雨水淋湿了天色,铃声响彻云天。 “何”指“何处”,“阿谁”,指“阿谁”。 一朝人世改,万事帝心知。 世事变幻莫测,君王心思明了。 西去身虽脱,东边势更危。 虽然身已远离,但危险依然存在。 祇应南内里,不似上亭时。 只有南方的后宫才像当年。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为上亭而作,抒发自己对唐王朝衰败的感慨之情
【诗句释义】 九华山上云雾缭绕,山峰苍翠。 山色如画,景色迷人。 【译文】 云气渐渐散开,青山的形态开始恢复。 山峦千丈高耸,百重宝障展现在眼前。 此地风景优美,真让人向往长留。 不知何时能来到这里,何时才能真正欣赏美景。 海中恶蛟恶蜃令人厌恶,我不去问蓬莱仙境。 【赏析】 本诗是一首描写九华山景色的七言绝句。诗人通过对九华山云雾缭绕、山峰苍翠等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九华山的自然之美。同时
魏城道中 冈背车痕乱,崖阴马足黏。 地炉茶带苦,幔店酒多甜。 水减溪身瘦,冰凝树角铦。 衣篝都已尽,无可更重添。 【注释】 - 冈背车痕乱:指车辆经过的山岗上留下了杂乱的车辙。 - 崖阴马足黏:指马儿在山崖下的阴凉处走时被黏住了脚。 - 地炉茶带苦:形容茶味苦涩。 - 幔店酒多甜:形容店铺卖的酒很甜。 - 水减溪身瘦:因为水位减少,溪水显得更加纤细。 - 冰凝树角铦:指树枝因结冰变得坚硬。 -
上王公明寿四首 其三 稷契伊周后,功名事业谁。 眼惊希世杰,心喜太平时。 不老池边凤,长生印上龟。 旂常书不尽,太庙有宗彝。 注释: 1. 稷契: 古代贤臣,此处指周公旦和太公望(姜子牙)。 2. 伊周: 指周公旦和孔子的弟子颜回(字子尼),是儒家尊称的两位贤者。 3. 功名事业: 指成就大业,建立不朽功绩。 4. 眼惊希世杰: 指看到杰出的人物时感到震撼,希世杰出。 5. 心喜太平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