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寂
【注释】 河朔:黄河以北,泛指北方地区。咸平:宋真宗年号(998-1003)。飞鸟犹须半月程:比喻辽地太远,像飞鸟一样难以到达;犹须,尚且;半月程,半月的路程。尽道辽阳天样远:大家都说辽阳天那么高、那么远。渡辽:渡过辽东。何况更东行:更不用说还要向东走。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边塞风光和军旅生活的诗歌,表达了诗人对边疆将士的深深同情和对国家安危的忧虑之情。诗中通过描绘边塞风光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赏析”,然后分析每句诗的内容。注意重点字词的解释:万春节宴罢述怀——万春,指帝王的年号;宴罢,结束宴会;述怀,倾诉情怀。去岁宫花插满头——去岁,前一年;宫花,皇帝赏赐给大臣的花朵;插满头,形容官阶高,头上戴着许多官帽;端笏觐珠旒,指朝见皇帝;端笏
注释: - 垂柳阴阴昼日长,野人无事自清凉。 注释:垂柳在阳光的照射下形成一片荫凉,野人没有事情可以忙碌,因此感到十分清凉。 - 只应冷笑黄尘里,为米痴儿有底忙。 注释:只有那些被名利所困的人,才会在尘土中忙碌不停。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悠闲的画面,表现了作者对世俗纷扰的不屑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首句以垂柳映衬出一天的悠长,暗示时间的流转和生活的静谧;次句以“野人无事”表达自己的悠然自得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词内容、语言表达以及技巧的赏析。此题要结合全诗的内容,抓住关键词句进行概括分析作答。“微子庙”是首联,意思是比干的忠心耿耿,谏死而归。“箕子佯狂脱祸机”,箕子的装疯以避祸。“三仁谁是定谁非”,这三位仁者仁人,究竟是谁正确,谁错误呢? (2) “君厌殷辛高谢去,三仁谁是定谁非”。这是尾联。诗人在赞美这三人的高尚品德之后,又发人深思:这三人是贤是愚,是正是邪?诗人对此提出了质疑
【注释】 艾人:野艾草。 乘时加束缚:比喻抓住时机。 奋髯嚼齿似能神:奋(振奋)胡须,嚼(咬)牙齿。似能神,好像有神力。 偶然抬举在高处:偶尔被提拔到高位上。 白眼难堪不视人:指被贬后,对皇帝的白眼,不愿意看皇帝。 【赏析一】 此诗写一个被贬之人的牢骚不平。 首句“野艾乘时加束缚”,是说这个人被皇上用野艾草(一种毒草)来整治了,就像被捆住了手脚一样。 次句“奋髯嚼齿似能神”,是说他振作精神
【注释】 ①黄花帘幕为谁开:意为为何要打开黄色的窗帘。帘幕,指窗前的布帷。黄花,这里用“黄花”代指深秋时节的菊花,因为深秋时节菊花盛开,所以诗人以“黄花”指代深秋时节的菊花。 ②嫌:讨厌。 ③双飞燕子:指双双飞舞的燕子。燕子是候鸟,春天来的时候,燕子就从南方飞回来,秋天时又飞往南方,因此称燕子为“双飞”。 ④一春无好句:意思是说整年都没有写出好的诗句,没有好的句子。 ⑤贺方回:即贺铸,北宋词人
雨笠烟蓑三十年,一篙投意便忘船。 何如更拟吴江上,付与儿孙庆有缘。 诗句释义: 1. “雨笠烟蓑三十年”:描述了和尚三十年如一日地穿着雨披、戴着雨帽,过着简朴的生活。 2. “一篙投意便忘船”: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随遇而安的心态,即使只是划船时轻轻一篙,也完全忘记了自己身在何处。 3. “何如更拟吴江上”:反问句式,表示如果有机会再次选择,是否希望继续这样的生活。 4. “付与儿孙庆有缘”
和张运使送春二首 别院重门几许深,桃花结子柳成阴。也知春在荼蘼架,自是愁多懒重寻。 注释: 别院:指庭院。重门:多重的门户,指庭院的重重大门。几许深:多少深意,指庭院的大门有多深。桃花:指庭院里盛开的桃花。结子:结出果实,这里指桃花已经开花结果了。柳成阴:柳树成荫,形容树木茂盛。也知:也就知道。春在荼蘼架:春天藏在荼蘼花架下。也知:也就知道。荼蘼:一种花,又名查梨。自是:自然是。自是
老却芳菲过却春,流莺应怪旧游人。 犀围不管年年瘦,璧月无端夜夜新。 注释:老却芳菲,即花儿凋谢了,春天也过去了。流莺,指在枝头歌唱的鸟儿。它可能因为看到曾经的主人离开而感到奇怪。犀围,指坚固的围栏。无论时间如何流逝,它都保持着原来的样貌。璧月,指明亮的月亮。它总是在夜晚出现,给人带来希望和期待。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感慨以及对逝去时光的哀叹。诗中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以及鸟儿
注释:树下残留的花朵越来越深,树头的新绿不多,阴翳也不够。春天去而无法收拾,试着在梦中寻找行云。 赏析:《和张运使送春二首》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组诗篇。这是其中的第一首。这首诗以“残花积渐深”起句,写春去之速;“新绿不多阴”写春归之迟。全诗以“试倩行云”作结,寄寓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树底残花积渐深”,描写了树上的花渐渐落尽,只留下一地残花的情景。这句诗以“残花”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