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石
【注释】 丁丑岁:指农历正月初一,即新正。不写(wéi shāo)桃符:不贴旧的桃符。桃符:古代风俗,在门上画二神像,以驱邪辟恶,迎祥纳吉。辛盘竹爆:指用竹篾编织成的爆竹。辛盘,辛日所制之物。付儿嬉(yī xiān):交给儿子玩。 山深未见新年历:因为山深人少,所以没有见到过年时的日历。 只记梅花春早迟:只记得梅花开得早,比平常晚了一些。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新春佳节里独自过节的感受
注释:蜀地的花神魂牵梦萦,恨意无穷难以消除。野花开放又凋落,都倚着东风摇曳生姿。那枝头的血渍干涸了,杜鹃鸟的啼声再也染不红。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所作。诗中以白杜鹃鸟的啼血比喻花神的怨恨,抒发了对亡国之君的哀悼之情。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幽远,感情深沉
【解析】 “净居院”是寺庙名,作者在寺庙中偶遇一场大雪。 “梦回寒月吐层崖”:诗人夜半醒来,看到窗外的月光如水,映照出层层叠叠的山崖,恍若仙境。 “汤响松风听煮茶”:听到寺庙里的僧人煮茶的声音,那松风声、煮茶声,似乎也融入了雪景之中。 “倚树恐惊残雪堕”:倚着树旁,害怕惊动了树上的积雪而掉下,怕被树枝压住。 “起来不敢嗅梅花”:因为怕惊扰了树上的积雪,不敢起身去嗅那些散发着清香的梅花。 赏析:
译文: 秋天的江面上,一只大雁在芦苇花洲外飞翔。我半坐在楼中看着斜照天空的日落。 那声笛声突然打破了寂静,惊起了水中的雁群,一片秋水荡漾开来。 注释: 1. 雁落芦花洲外洲:大雁停留在芦苇花洲之外的地方。 2. 半川斜日独凭楼:我半倚在栏杆旁,望着斜照在江面上的夕阳。 3. 笛声何处雁惊起:笛声从哪里传来使得一群大雁被惊飞起来? 4. 点破清江一片秋:笛声如同点点星光
【诗句释义】: 九陌,指京城的街道。净无车马尘,意思是街道非常洁净,没有车马留下的尘土。 不须移槛损天真,意思是不需要移动栏杆来损害自然的天真。 凡花俗草败人意,意思是所有的花朵和杂草都让人感到失望,破坏了人们的心情。 怅望烟云缥缈人,意思是眺望烟雾缭绕的山峦,让人感到迷茫和无奈。 【译文】: 九条大路(大街)上干净得没有尘土,我不必搬开栏杆来污染自然。 那些庸俗的花花草草让我失望
【注释】 旅夜:羁旅之夜。拥炉兀兀:指围坐在火炉旁边,昏昏欲睡的样子。兀兀:形容人精神不振,昏沉欲睡的样子。成睡:睡着了。梦到家山:梦中回到家乡。人不知:家乡的人不知道。 客:旅居他乡的人。 一庭:庭院。黄叶:泛指落花落叶。雨来时:即“雨来”,指秋雨来临的时候。 【赏析】 《旅夜》这首诗写诗人在异乡的羁旅之夜,思念家山之情。诗中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注释】 次韵赵羽翁秋江杂兴:这是一首次韵赵羽翁的秋江杂诗。次韵,即和别人的诗词唱和。秋江杂兴,即描写秋天江河景色的诗词。翩翩水鸟自沉浮:水鸟在江中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红蓼黄芦两岸秋:岸边的蓼花和芦苇都到了秋天的颜色。红蓼是蓼科植物,秋天开红色花朵;黄芦是芦苇科植物,秋天叶子变黄。隔水人家一犬吠,斜阳篱落有渔舟:隔着一条河,听见有人家的狗在叫。篱笆旁有个小院,里面有一只渔船在打鱼。 赏析:
诗句:行约青帘共一樽,牧童遥指杏花村。 注释:在春天的日子里,我们约定一起坐在青青的帘子下喝酒,那时远处的牧童正指着那美丽的杏花村。 译文:在春天的日子,我们约定一起坐在青青的帘子下喝酒,那时远处的牧童正指着那美丽的杏花村。 赏析:这首诗以春日为背景,描绘了一幅人与自然相依相偎的美好画面,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中的杏花村象征着美好的乡村生活,而青帘则代表了宁静的生活氛围
【注释】 孤山:今名北高峰,在杭州西湖南岸。半树:一半。倚枯槎:依傍着枯槎。槎:木筏或木排。第几家:指湖中人家。水月荒凉:湖面上的月色很荒凉。谁复问:还有人去问吗?游人多只看荷花:游人在欣赏风景时,只注意看荷花。 【赏析】 《孤山》,是南宋诗人林升所作。此诗写于淳熙七年(1180年)春三月,当时诗人任太常博士、分宁(今江西修水)县主簿。 首句“老梅半树倚枯槎”,写湖边的梅花,已开得七零八落
【注释】小反岭:山名。在江西吉安府永新县西,为赣江之发源地,故有“赣水之源”之称。 泉本至清谁曰盗,溪虽可染却名愚。 泉水原本清澈如镜,却被说成是盗贼的赃物;溪水虽然可以染色,但名字却是愚蠢的。 一夫作难随倾覆,千古青山独受污。 一旦有人发起叛乱,就会跟着倾覆。而那些千载不衰的青山,却独自承受了污名。 赏析: 这是一首题咏江西小反岭的诗,表达了作者对当地人民和山水的赞美之情。全诗通过对比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