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石
兜率寺 钱唐一剑倚霜寒,万水千山蜀道难。 瓶钵生涯何处在,秋风松子落诗坛。 - 注释: - 钱唐:古地名,这里可能指的是诗人居住的地方。 - 一剑:指诗人的剑,象征其文学才华。 - 霜寒:形容剑冷锐如冰。 - 万水千山蜀道难:形容前往蜀地的道路艰难险阻。 - 瓶钵生涯:指一种简朴、清苦的生活方式。 - 秋风松子落诗坛:形容秋天的风中落下的松子象征着诗歌,暗示诗人的诗歌如同松籽一般质朴无华。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1. 紫薇岩:紫薇花,又称“紫金”,是一种美丽的花卉。这里指的可能是一座山名或者一座建筑的名字。 2. 灵岩旧是先生宅:灵岩寺是佛教名刹,历史上有很多文人墨客在此游览吟咏。旧时这里是先生(可能是指某个有学问的人)的住所。 3. 拈笔新题郡守名:拈笔,意为执笔写字。郡守是古代官名,相当于现在的太守。这里指的是某人为这座山或建筑题写了“郡守”二字。 4. 月落空山人语寂
“钓台”的注释已经给出,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解释: - 诗句释义: 1. 傲睨群雄百战来:“傲睨群雄”指的是高傲地看待群雄,而“百战来”则表明经历了许多的战斗。 2. 独全高节老蒿莱:“独全高节”意为独自保持高尚的气节,“老蒿莱”可能是指老树或荒草,暗喻岁月流逝。 3. 三公不任云台将:“三公”指的是古代朝廷中的三公(太师、太傅、太保),“云台将”可能是指担任重要军事职务的人。 4.
诗句释义: - "小三洞":可能指的是某三个自然形成的小山洞或洞穴。 - "断崖怒涌四时雪,虚壁寒凝六月霜":描绘的是一种四季变换的景象,即无论是冬天还是夏天,崖壁上都覆盖着雪和霜,形象地表达了山景的壮观和美丽。 - "倚树老僧闲洗钵":描绘了一位倚靠在树下的老僧人正在进行一种修行的活动——洗钵,这里的“钵”是佛教僧侣用来盛水的容器,象征着禅修。 - "碧桃花落涧泉香":描述了春天时
西岩寺 丹崖翠壁数千尺,绝顶僧房三四间。 注释: - 丹崖:红色的山崖。 - 翠壁:绿色的山壁。 - 数千尺:形容山崖非常高。 - 绝顶:山峰的最高点。 - 僧房:和尚住的屋子。 - 三四间:表示数量不多。 译文: 西岩寺的丹崖和翠壁高达数千尺,最顶上的几间小房子是给僧人住的。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西岩寺的壮丽景色。首句“丹崖翠壁数千尺”,用“丹崖”和“翠壁”两个形容词
次韵君会初冬 一年好景橘黄时,骤冷惟应瘦骨知。 吠犬频繁堕霜叶,栖鸦不定战风枝。 炉何必试手可热,文未能成鬓欲丝。 春逼寒梅三两点,蹇驴江路试寻诗。 注释: 1. 橘黄:指橘子成熟时的黄色,是一年中景色最好的时节。 2. 骤冷:突然的寒冷。唯应:应该。 3. 吠犬:被风吹得乱叫的狗。堕霜叶:掉落下来的霜打的叶子。 4. 栖鸦:栖息的乌鸦。不定:没有定处,无法确定位置。战风枝:在大风中摇摆的树枝。
【注释】 小三洞:地名。在江西,为赣江支流修水县的一个小溪谷口。 四山回合响幽泉:四座山峰环抱着溪水。回合,环绕;响,指发出声响。幽泉,清泉水。 古木苍藤路屈盘:古树、苍藤缠绕着山路曲折蜿蜒。 一局残棋双鹤去:一局未完的围棋被一双鹤带走了。 石屏空倚白云寒:石屏风空无物,只能依傍那寒冷的白云。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小三洞的美景。诗人以“四山回合响幽泉”开篇,描绘出小三洞周围的自然景观
【注释】 1. 小三洞:指小石山的三座山峰。 2. 朝看烟云暮看霞:早上欣赏烟雾缭绕,晚上欣赏夕阳西下,景色如画。 3. 铁笛一声山石裂:形容音乐声音巨大有力,足以让山石开裂。 4. 老松惊落半岩花:老松在风中摇曳,仿佛要被吹落一半,如同花瓣飘落。 5.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小石山的美丽景色,通过“朝看烟云暮看霞”,展现了早晨和下午的不同景色;而“铁笛一声山石裂”,则表现了音乐的力量之大
【注释】四首:共四首诗,这里指的是第一首诗。杂兴:即即兴之作。 【赏析】《四首·杂兴》是唐代诗人贾岛的组诗作品。第一首写山居生活之静谧、幽雅。第二首写春夜雨后的山景,表现了作者闲适的心情。第三首写早晨起床后听到的声音,表现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第四首写山居的生活情趣。 “四围绿树岩藏屋,一枕清风竹满轩。”意思是说四面环抱的是郁郁葱葱的树木,岩石掩映着房屋,我躺在竹制的床上
杂兴四首 采药归来竹径凉,满身草露湿衣香。 怕惊幽鸟穿林去,不扫松花卧石床。 注释:在野外采集完药回家时,走在凉爽的竹林小径中,身上被草上的露水打湿了,散发出淡淡的香气。生怕惊起栖息在树丛中的鸟儿,不敢扫开地上的松花,就躺在石头床上休息。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野外采药归来后的宁静景象。诗人走在凉爽的竹林小径上,被草上的露水打湿了,散发着淡淡的香气。他担心惊扰了栖息在树丛中的鸟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