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好景橘黄时,骤冷惟应瘦骨知。
吠犬频繁堕霜叶,栖鸦不定战风枝。
炉何必试手可热,文未能成鬓欲丝。
春逼寒梅三两点,蹇驴江路试寻诗。

次韵君会初冬

一年好景橘黄时,骤冷惟应瘦骨知。

吠犬频繁堕霜叶,栖鸦不定战风枝。

炉何必试手可热,文未能成鬓欲丝。

春逼寒梅三两点,蹇驴江路试寻诗。

注释:

  1. 橘黄:指橘子成熟时的黄色,是一年中景色最好的时节。
  2. 骤冷:突然的寒冷。唯应:应该。
  3. 吠犬:被风吹得乱叫的狗。堕霜叶:掉落下来的霜打的叶子。
  4. 栖鸦:栖息的乌鸦。不定:没有定处,无法确定位置。战风枝:在大风中摇摆的树枝。
  5. 炉:火炉。何必试手可热:没有必要去尝试能否点燃火炉。手可热:能轻易地将火炉点燃。
  6. 文未:文章还未完成。未成:尚未完成。鬓欲丝:鬓角已经有些发白。
  7. 春逼:春天逼近。寒梅:冬天的梅花。三点:梅花有五个花瓣,所以称为三点。
  8. 蹇驴:瘸腿的驴。江路:江河边的路。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初冬时节,与友人相聚时所作。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首句“一年好景橘黄时”,诗人用“好景”一词,赞美了秋天的美好景色。橘黄的季节,是一年中景色最好的时候。这句诗不仅描绘了秋天的美丽景色,也暗示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留恋。
    第二句“骤冷惟应瘦骨知”,诗人用“骤冷”一词,表达了天气突然变冷的感觉。而只有那些瘦弱的骨头,才能感觉到这种寒冷的存在。这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对寒冷天气的感受,也表达了他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第三句“吠犬频繁堕霜叶,栖鸦不定战风枝”,诗人通过描写狗和乌鸦的动态,表达了季节的变化和天气的无常。霜叶和风枝都成为了诗人眼中的美景,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种凄凉的感觉。这句诗既描绘了大自然的变化,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第四句“炉何必试手可热,文未能成鬓欲丝”,诗人用“炉”代指火炉,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情和对朋友的关心。他认为不需要刻意去尝试点燃火炉,因为友情就是生活中的温暖。同样,他也认为自己的文章还没有完全完成,但只要心中有爱,就能够坚持下去。这句诗既表达了诗人的生活态度,也表达了他对友谊的重视。
    最后一句“春逼寒梅三两点,蹇驴江路试寻诗”,诗人以寒梅为象征,表达了他对春天的期待和对未来的向往。他骑在驴上,走在江路上,寻找心中的诗意。这句诗既描绘了诗人的行程,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