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石
壬辰春雪 《壬辰春雪》是宋代文学家范成大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如下: 和气胚胎斡化钧, 胡然积雪拥柴门。 花梢冻压春无力, 山骨晴销晓有痕。 阳壮谁令阴作梗, 寒骄犹勒暖归根。 昌黎浪说丰年瑞, 为瑞为灾未易言。 注释与赏析: - 和气胚胎斡化钧:这里的“和气”指的是春天的气息,“胚胎”指万物开始生长的状态,“斡化”则是主宰万物变化的意思。整句表达了春天的气候温暖,万物开始生长的景象。 -
【注释】 今:现在。古:过去。一封疆:指一地。虎斗龙争:比喻群雄混战。百二山河:比喻地势险要的秦地。八千子弟:指楚汉两军的子弟兵。朝廷:指刘邦所建立的汉朝。废兴:衰败与兴盛,这里指西汉王朝的成败。寒烟衰草:形容荒凉景象。 【赏析】 《读史》是一首咏史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抒发作者对国家兴亡、人民生活和历史人物的评价和感慨。 首联“今来古往一封疆,虎斗龙争几帝王”,诗人从历史的长河中汲取力量
西湖 西湖胜概甲东南,满眼繁华今几年。 钟鼓相闻南北寺,笙歌不断往来船。 山围花柳春风地,水浸楼台夜月天。 士女只知游赏乐,谁能轸念及三边。 译文: 西湖的美景无与伦比,现在却只剩下了满眼的繁华景象。 南北寺庙中钟鼓齐鸣,笙歌声声不绝于耳。 春天里,山水环绕着花柳和风;夏天,楼台倒映在碧水之中。 士女们只知道游玩欣赏,谁能想到国家的边疆还有那么多问题呢
诗句释义 1. 德行谁能冠四科: “德”指的是品德或道德,“能冠四科”意味着某人的德行足以超越其他三个科目。四科在这里可能指的是古代教育中的四个基本科目:礼、乐、射、御。这表达了对某人道德品质的高度赞扬。 2. 将兴将废道云何: “将兴将废”表示某种事物正在兴盛或正在衰败。“道云何”是对这种情况的原因或解释的询问。这表达了对某种趋势或现象的不确定性和困惑。 3. 百年诗酒晋元亮:
诗句解析: 1. 世以燔经咎李斯,斯文兴丧岂关渠。 - “世以燔经”指当时社会普遍认为焚毁经典书籍是对李斯的惩罚。 - “斯文兴丧”指文化、学术的兴盛与衰败。 - “岂关渠”表示这和个人或地区无关,强调这是普遍现象。 - 整句表达了对焚烧经书这一行为的批评和对文化传承的担忧。 2. 楚人未烈咸阳火,秦府犹存博士书。 - “楚人未烈咸阳火”意指楚国人在咸阳并未引发大火,暗示楚国人并未参与此行动。
【解析】 题干要求“赏析”。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先明确本诗的写作背景、作者生平以及诗歌内容。 本首诗歌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自述》,是一首五言律诗,全诗如下: 大儿不学小儿痴,四十头颅已可知。 道胜自然贫亦乐,气充不与貌俱衰。 三杯徐邈圣贤酒,一卷渊明甲子诗。 满眼世情从厚薄,此心当与古人期。 【注释】 大儿:这里指长子。不学:不想学习。二儿子。痴:愚笨。 四十:四十岁。 道胜:道德高尚。 不与
诗句解析与注释: 1. 草堂何必仿卢鸿,水色苍茫山色浓。 - 卢鸿:唐代著名隐士,以其清雅的居所和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著称。此处可能是诗人自比或对理想居所的向往。"草堂"指的是简陋的居所,而“仿卢鸿”意味着不追求豪华,而是寻找简朴自然的居所,以接近自然和内心的宁静。“水色苍茫山色浓”描绘了一幅山水交融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 2. 待月轩窗留客话,隔篱灯火起邻舂。 -
诗句 1. 秦亡四海角群雄 - 注释: 指秦始皇灭亡后,天下四分五裂,各路英雄豪杰纷纷崛起。 - 赏析: 描绘了历史上的混乱局面,群雄割据的局面。 2. 三尺胡然起沛丰 - 注释: 形容项羽英勇无比,勇猛异常。 - 赏析: 通过“三尺”和“胡然”这两个关键词,强调了项羽的英勇无畏和豪放之气。 3. 首录酂侯忘纪信 - 注释: 在史记中首次记录了张良对刘邦的忠心。 - 赏析:
七月七日 玉宇无尘淡月辉,谁传织女夜停机。 阮分南北任贫富,河度东西果是非。 扪腹有书安用晒,揆心无巧不须祈。 逢时且共樽前乐,一笑淋漓酒满衣。 注释: 1. 玉宇无尘淡月辉,谁传织女夜停机:在没有灰尘的天宇下,淡淡的月光洒下,是谁在织女的夜晚里停下了机杼? 2. 阮分南北任贫富,河度东西果是非:阮氏兄弟各居南北,各自享受着贫富贵贱的不同,而黄河之水是否向东流入大海
注释: 1. 厥初开辟浩难名,帝降而王绪可寻。 这句诗的意思是,最初的开天辟地是非常艰难的名字,皇帝的降临使得王绪可以寻找到。 2. 百代相因三代礼,七弦何似五弦琴。 这句诗的意思是,历代相互继承,三朝的礼仪,七弦和五弦的琴有什么区别呢? 3. 时逢否泰有消长,道在乾坤无古今。 这句诗的意思是,时运的好坏都有消长变化,但道在天地之间没有古今之分。 4. 所以孟轲生战国,欲承三圣正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