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何必仿卢鸿,水色苍茫山色浓。
待月轩窗留客话,隔篱灯火起邻舂。
虫鸣终夕如相语,燕去知时不苟容。
一片吟情渺何许,西风吹入乱云重。

诗句解析与注释:

  1. 草堂何必仿卢鸿,水色苍茫山色浓。
  • 卢鸿:唐代著名隐士,以其清雅的居所和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著称。此处可能是诗人自比或对理想居所的向往。”草堂”指的是简陋的居所,而“仿卢鸿”意味着不追求豪华,而是寻找简朴自然的居所,以接近自然和内心的宁静。“水色苍茫山色浓”描绘了一幅山水交融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
  1. 待月轩窗留客话,隔篱灯火起邻舂。
  • “待月轩窗留客话”,在月光下,诗人通过轩窗与友人畅谈,这种场景增添了诗的浪漫氛围。“待月”暗示着一种静谧等待,月亮的出现象征着相聚的时光即将到来。“留客话”表示在这样静谧的环境中,友人之间的对话更加深刻和真挚。
  • “隔篱灯火起邻舂”描述了邻近人家的生活细节。“隔篱”可能是指邻居家的窗户或者围墙,而“灯火”则指夜晚的光亮。这里的“舂”是一种传统的农村劳动方式,可能意味着夜深人静时邻居仍在辛勤劳作。
  1. 虫鸣终夕如相语,燕去知时不苟容。
  • “虫鸣终夕如相语”表达了自然界中生物间的和谐共存。整晚的虫鸣仿佛是大自然的低语,它们似乎在相互诉说着什么。这种描述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 “燕去知时不苟容”则揭示了燕子对季节变化的敏感和适应性。燕子知道何时迁徙,不会因为一时的舒适就停留太久,这反映了诗人对生命规律的观察和理解。
  1. 一片吟情渺何许,西风吹入乱云重。
  • “一片吟情渺何许”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深沉情感和难以言说的迷茫。这里的“吟情”可能指的是诗歌中的情怀或思绪,而“渺何许”则是对这些情感来源的不确定性和深远的思考。
  • “西风吹入乱云重”描绘了秋风的力量和影响。“乱云”可能指的是天空中飘动的云彩,被西风吹拂,使得它们显得更加混乱和厚重。这里的描写传达了一种凄凉和萧瑟的氛围,与前文的自然美景形成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整体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观和细腻的心理描写,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和哲理的世界。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简朴生活和内心世界的向往。同时,通过对季节变化、动物行为和社会现象的观察,反映出人生的短暂和无常。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表现诗人内心世界和感悟的好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