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山月落正昏蒙,留得书灯到晓红。
千古是非昭简册,百年兴废老英雄。
人因厌乱方思治,道本无穷岂有通。
植立纲常垂万世,至今周孔不言功。
夜坐读书有感
四山月落正昏蒙,留得书灯到晓红。
千古是非昭简册,百年兴废老英雄。
人因厌乱方思治,道本无穷岂有通。
植立纲常垂万世,至今周孔不言功。
诗句释义与译文:
- “四山月落正昏蒙”:夜晚时分,四周的山峰被月光笼罩着,显得朦胧而昏暗。这一句描绘了夜晚的宁静和景色的优美。
- “留得书灯到晓红”:尽管夜色已深,但书灯依然明亮,直到天亮。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书籍的热爱和坚持学习的决心。
- “千古是非昭简册”:历史上的是非得失如同写在简册上的文字一样清晰可见。这一句强调了历史的公正和客观性。
- “百年兴废老英雄”:那些经历过百年沧桑的英雄人物,他们的事迹和精神将永远被铭记。这一句歌颂了历史中的英雄人物和他们的伟大成就。
- “人因厌乱方思治”:当人们厌倦了社会的混乱时,他们开始思考如何治理国家。这一句反映了人们对稳定和秩序的追求。
- “道本无穷岂有通”:道德观念是无限的,不可能有终点或极限。这一句强调了道德的重要性和永恒性。
- “植立纲常垂万世,至今周孔不言功”:建立和维护社会的基本法则和规范能够流传万代。周朝的孔子(孔丘)也因其贡献而备受敬仰,无需夸耀自己的功绩。这一句强调了道德规范和传统价值观的重要性以及它们在社会中的作用。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历史、道德等方面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于学习和思考的热情以及对历史和道德价值的重视。诗人通过对四山月落和书灯的描写,展现了夜晚的学习氛围;通过历史的是非得失,表达了对于公正和正义的追求;通过对于道德的思考,强调了道德的重要性和永恒性。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体现了诗人的高尚情操,也传递了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