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蕡
莫入襄阳与洛阳,绮罗勾引少年郎。 诗中通过“莫入”这一动作,传达出主人公对外界诱惑的抗拒和自我保护的心态;“襄阳、洛阳”则暗示了诗人可能身处繁华之地,面对众多诱惑与选择。“绮罗”与“少年郎”结合,描绘出一个华丽场景中的年轻男子,象征着外在的诱惑。 这首诗通过对人物情感的细腻捕捉,展现了一个闺中女性因思念爱人而产生的复杂心情。她既渴望与爱人团聚,又担心外界的诱惑会分散他们的注意力。这种矛盾心理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概括中心意思,并结合诗歌的注释和题目的要求进行赏析。本题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首先明确这是一首五绝,其结构为:首二句,一、二句,三、四句;第三句,第五、六句;第四句,第七、八句,最后两句。然后依次写出诗句
【注释】 (1)月斜风细梦初回:月亮斜着,风细细的,我刚刚醒来。斜月,形容月亮斜挂在天空。 (2)日掩重门夜却开:白昼里把重重门户都关上了,夜晚又忽然打开了。掩,关闭;开,打开。 (3)花影乱中人影过:在花影缭乱之中,有人影匆匆走过。 (4)失惊:指被眼前的景象吓了一跳。 (5)原是小琼来:原来是小琼回来了。小琼,这里指女子的芳名。 【赏析】 这首词写一位闺中少妇的幽怨心情
《闺怨一百二十首》是明代诗人孙蕡的作品,其中一首的诗句为“虽缘远别抱忧煎,正合同心到百年”。这句诗的注释是表达了女子因思念爱人而产生的忧伤情绪。下面将结合注释对诗句进行赏析: “虽缘远别抱忧煎”中的“虽”字和“缘远别”暗示了女子与爱人之间的分离。这里的“缘”可能指的是某种缘分或命运,而“远别”则表示两人之间距离遥远,难以相见。这种远距离的分离给女子带来了深深的忧愁和焦虑。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鉴赏。赏析诗句,要结合全诗的内容和写作背景来分析。“对盘双陆打黄金”:在棋盘上与对手下棋,把黄金当筹码掷下赌注。“挂树朱笼赌百禽”:把金笼子挂在树上,用百只禽鸟作赌。“不是爱他延日子”:不是因为爱对方而延长了时间。“免教提起别时心”:不要提起分手时的心情。 【答案】 译文:在棋盘上与对手下棋,把黄金当筹码掷下赌注;把金笼子挂在树上,以百只禽鸟为赌
注释:在寂静的夜晚,焚香祭拜仙女玉娥,杏花凉露湿透了她的衣罗。 译文:在寂静的夜晚,我焚香祭拜仙女玉娥,杏花凉露洒在身上,湿透了衣服。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对着月光,默默地祭拜着心中的仙子。她的内心世界是如此的丰富和细腻,以至于连一丝风吹过的声音都会引起她的无限遐想。她的心事无人能够理解,只能通过喃喃细语来表达。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
注释: 1. 闲唤飞琼:在空闲之时,我呼唤仙女来学习禅。 2. 缘何于意独悁悁(yán yān):为何我心中如此忧愁? 3. 未酬前世铅华业:我未能完成前世的修炼。 4. 来结今生寂寞缘:这让我今生感到孤单。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空闲时召唤仙女学习禅的情景。然而,她却因为心中忧愁而无法完成前世的修炼,这让她今生感到孤独。诗人通过描绘这位女子的内心世界,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感慨
诗句: 接得封书妾自开,分明说与便归来。 译文: 接到书信,我自行打开,信中明确告诉我就回来。 注释: “封书”是古代书信的一种形式,通常由官方或上级机构发出,需要亲自拆开阅读。这里的“妾”指的是女子的自称,表示自己的地位和身份。“自开”则是指自己主动去打开信件。“分明说与便是归”是说,信中的内容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就是让我回去的意思。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闺怨诗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压梦春愁懵不醒,忽闻剥啄猛然惊。 罗裙旋系开朱户,原是幽禽啄木声。 赏析: 诗的首句“压梦春愁懵不醒”,描述了一位女子在梦中感受到深深的春愁,仿佛春日的梦境被压抑得无法醒来。这种感觉让她感到困惑和痛苦。 次句“忽闻剥啄猛然惊”,则转入现实,女子在梦中被突然的声音惊醒,那声音似乎是某种动物的啄击。这突如其来的声响打破了她的宁静,也触动了她的情感,使她从梦中惊醒。
这首诗描述了一位女子在闺房中,看着日落西山而感到深深的忧愁和失落。以下是逐句的翻译: 1. 肠断关山路转迷 - "肠断"表达了女子深深的悲痛和思念之情。"关山路"可能指的是通往丈夫或情人所在地的道路,而"转迷"则表示她在这条路上迷失了方向,感到非常困惑和无助。 2. 房栊风气冷凄凄 - "房栊"是指女子居住的房间,"风气寒冷"描绘了她感受到的寒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