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蕡
旧栽杨柳色毵毵,千里浑忘寄一缄。 春雁高飞惟向北,不知游子在江南。 注释:旧时栽种的杨柳枝条已经长得非常长了,颜色也是泛着浅黄色,远远望去仿佛是一片淡绿色的烟雾。虽然距离遥远,但心中却完全忘记了给远在他乡的人写信这件事。春天的大雁总是高高飞翔,它们的目标总是朝着北方飞行,然而我并不知道远方的游子此刻身在何处,是否也正在江南的某个角落思念着我?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杨柳与大雁的景象
这首诗是一首闺怨诗。它表达了一位女子在深夜里听到秋千索的声音,感到不安和恐惧,从而惊醒并匆忙走出房门的情感。 下面是逐句的释义: - 灯不成花梦欲阑:意思是说,原本以为灯能像花一样绚烂,但是灯已经燃尽,所以花梦也随之结束。 - 素罗衾薄掩春寒:意思是说,被子很薄,只能覆盖到腰部,而外面的春天却依然寒冷。这一句描绘了外面春天依旧寒冷的景象。 - 忽闻风响秋千索:意思是说,突然听到了秋千索的声音
【注释】 闻:听到。风涛:波浪,水势。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北部。只:只是。心事:心中的忧虑和想法。神灵:指神佛,这里指佛教中的菩萨。一炉香:指焚香念经。寒星下:指冬夜,因为冬天的晚上没有星光。学诵:学习朗诵。莲花妙法经:佛家的经典之一。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写自己的闺中之怨的一首词。上阕写她听说了洞庭湖有大风大浪,于是把心事寄托给菩萨神灵;下阕写她在冬夜焚香诵读佛经典籍,希望能得到神灵保佑
诗句原文: 见说新随蜀客船,乱漩涡里下西川。 还闻又向潇湘去,偏是君山有夜猿。 译文: 听说有人刚从蜀地的船上下来,正乘着漩涡飘向西边的江河。又有传言说她将要前往潇湘之地,而偏偏那里的君山峰顶夜间传来了猿猴的哀嚎。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远方游子的深切思念。诗中通过“见说”、“还闻”等字眼,传达了作者对消息来源的不确定和对信息真实性的怀疑。这种表述手法增加了诗歌的神秘感和吸引力
谁识沅湘路几千,梦魂夜夜到君边。 春光不管愁人恨,故傍枫林叫杜鹃。 注释 - 闺怨:指女子在闺房中的哀怨之情。 - 一百二十首:这里指的是一组诗,共有120首,每首诗都表达了一种闺怨的情感。 - 孙蕡:明代诗人,生平不详。 - 别因:分别的原因。 - 四时:四季。 - 原自:本来就是。 - 薰笼:用来熏香的笼子。 - 交疏:交错的窗户。 - 婀娜:形容女子姿态轻盈柔美。 - 恼杀:极度烦恼。
【注释】 1. “绣线针寒”:指织女因相思而感到孤独寂寞。 2. 金炉香烬:形容女子在等待时无聊之极,连烧香也懒得去。 3. 月移花影:月亮移到了窗边,花的影子映在窗户上。 4. 风搅游丝:风吹动了窗帘上的游丝,使它飘动起来。 5. 故入帘:所以进入帘子里面来。 【赏析】 闺怨诗是古代诗歌中的一种,主要描写女性的生活和情感。这首诗以女子的孤独、寂寞为主题,通过描绘女子的日常生活场景
夜漏沉沉似岁长,小鬟贪睡懒添香。 春风莫撼流苏帐,待妾分明梦一场。 注释译文: - 夜深人静,时间似乎过得很慢,仿佛一年又一年地过去。 - 侍女小鬟(小丫鬟)因为睡得很沉,没有注意到香炉中的香已经燃尽。 - 春风轻轻吹动帘子,希望它能带来一些温暖和舒适。 - 我期待着在梦中与爱人相会,重温那些甜蜜的时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闺中女子对春天的复杂情感。她想要向春风诉说自己的离愁别绪
诗句: 昨夜裙腰忽褪围,清晨蟢子绕深闺。 译文: 昨天晚上的裙子腰带突然松开了,早上的时候,一只小虫在深闺中飞舞。 注释: 蟢(xiao)子:一种小型飞虫,常在夜间飞行。 赏析: 这首简短的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家中等待心爱之人归来的情景。诗中的“裙腰”象征着女子的装扮和她对爱情的期待。裙腰突然松脱可能意味着某种变化或信号,预示着她的爱人即将归来。而“蟢子”的出现则增添了一种神秘和不安的氛围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以及赏析: - 诗句解读: 1. 舞女歌儿滟两川,回裙掩面斗婵娟。 描述了舞蹈中的女士和歌者在水面上摇曳生姿,回转身子遮住脸庞,争奇斗艳的场景。滟指的是波光粼粼的水色,而回裙掩面则形容她们的装束和表情都极为精致,斗婵娟则是比美的意思。 2. 那堪白马狂游日,正是青楼薄幸年。 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表面繁华背后实则空虚的生活的无奈和悲哀。"那堪"表示难以容忍
翠竹阴中栖凤凰,绿萍深处浴鸳鸯,此联描绘了一幅幽静而和谐的画面,象征着夫妻间相亲相爱的生活。迢迢万里巴江水,比妾春愁分外长,描述了妻子对丈夫的深切思念与无尽哀愁。 “翠竹阴中栖凤凰”意味着在翠绿的竹林中,栖息着美丽的凤凰,这里的凤凰象征着妻子对高贵而美好的伴侣的渴望和向往。翠竹常被视为坚韧和忠诚的象征,因此凤凰在这里也暗示了妻子对于忠贞不渝的爱情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