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元
【注释】 芭蕉:一种植物。 闲心寥落依草木,手种芭蕉数叶长。 闲心:悠闲的心情;寥落:寂寞空虚。 绿逾净:指窗外景色更加清新幽雅。 浙沥:(雨声)淅沥。 匡床:以竹木为框,蒙以布帛的卧具。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居室清幽、恬静的生活情趣的小诗。诗人在“癸丑”即1293年(元至元三十年)春天,曾于杭州西湖之滨的孤山隐居两年多。此诗当是隐居时所作。 首联两句写自己悠然自得的心情和宁静淡泊的心境
发落卷(癸丑) 积案盈箱又几千,此中容易损华年。 明珠有泪抛何处,黄叶无声落可怜。 冷傍青毡犹剩墨,照残红烛巳销烟。 那堪多少飘零意,为尔临风一惘然。 注释: 发落卷:指书信等物。 积案盈箱又几千,此中容易损华年:意思是说,堆积的信件像箱子一样,又有几千封了,在这里面很容易消磨掉人的年华。 明珠有泪抛何处,黄叶无声落可怜:意思是说,就像珍珠被打碎后流着泪,黄叶无声地落下一样
【注释】 新城:新城王文简公,即王彦章,字子羽,幽州新城(今属北京)人。唐乾宁元年,与李存审等大败契丹,以功授天平军节度使、检校太尉,封新城郡王。乙卯:即公元905年。輶轩:古代的一种轻便车。过:经过。司李:司隶校尉的别称,掌纠察百官。吾乡:我的家乡。皋陶:相传是夏朝的贤臣。善赓歌:善于唱歌。翰林:指东宫学士。翰林风月:翰林学士的才情和诗篇。齐鲁:指山东一带。声华:声名和风采。易泐:容易磨灭。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把握诗中主要意象,分析诗人运用这些意象表现的情感。 本题中,首联“锦屏岩下扣禅关,林汲泉头看水还。”意思是在锦屏岩的下面叩击着禅门,在林间泉水边观看山中的流水。这两句写诗人在佛峪游玩,欣赏了美景,又领略了佛教文化
【注】 天使:皇帝派遣使节。浮云:飘浮的云彩,比喻使者来往无阻。中禁:朝廷内部。千首诗:指许多诗篇。 赏析: 《秦小岘观察招游西湖晚谒表忠观适钱裴山同年过访未值有诗见投报以一律》作于元代至正十六年(1356)。是年春,诗人应好友陈樵之邀到杭州游览。诗人先游表忠观,后登钱塘江边孤峰山,再游西湖,最后游西溪、六和塔、岳王庙等名胜古迹,一路风花雪月,心旷神怡。但诗人并不满足于游山玩水
这首诗是诗人对江宁人孙莲水《汉上旧游诗》的回应之作,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才情和人生态度的思考。 我们来解读这首诗的原文: 1. 扁舟无那汉皋回, 2. 诗向樊川刻意裁。 3. 交甫何期珠佩解, 4. 牧之曾见紫云来。 5. 恐因极乐能消福, 6. 如此多情只为才。 7. 欲洗胸中愁万斛, 8. 试翻春海到蓬莱。 接下来是诗句的翻译与注释: 1. 扁舟无那汉皋回, 译文:扁舟无法回到汉皋去
喜晤焦里堂 姊丈于东昌寄怀里中诸友(乙卯) 光岳楼前见里堂,执襟一一问江乡。 十年旧雨兼新雨,几处青杨间白杨。 元白州邻曾共卜,庾周肥瘦各胜常。 累君同作风尘客,敢咏冰心寄洛阳。 注释: 光岳楼:位于河南省开封市的一座古建筑,是宋代时期的著名景点,也是诗人与友人相聚之地。 里堂:指古代官员的府第,这里指的是诗人与友人相聚的地点。 执襟:整理衣襟,表示对对方的尊敬和礼貌。 江乡
月夜过赵北口(癸丑)燕南残暑淡星河,为避秋炎月夜过。 露草清香虫语细,水杨疏影马蹄多。 三更蟹舍明帘火,十里虹桥压镜波。 岂有公孙能避世,太行西去隔滹沱。 注释:燕南的残暑天气已经变得十分清淡了,在明亮的月光下,我为了躲避秋天的炎热,选择在这个夜晚穿过赵北口。露草散发出清香,小虫子低声细语。水面上杨柳的影子被稀疏的阳光照射着,马儿跑过的脚步声也显得很多。三更时分,螃蟹窝里传来明亮的灯光
【解析】 本诗是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春在莱州知州的送别之作。全诗前六句为送别,后六句为自慰。诗中多用比兴手法,如“山风”二句以风喻情,“何人”两句以博议喻才。最后两句写自己的处境及心境:“颇让江南客”,既表明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又表达了自己欲留不得、欲返不能的苦闷和无奈;“官阁春深落古梅”,则抒发了诗人对仕途的不满以及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答案】
过华不注山(乙卯) 两年山下记行踪,秀泽单椒磴百重。 南渡济流初起岳,北离岱麓独成峰。 三周人与车声远,九月秋如画色浓。 不是明湖开晓镜,鄂跗谁照碧芙蓉。 注释: - 两年山下记行踪:在两年山脚下记录了自己的旅行踪迹。 - 秀泽单椒磴百重:形容山中美景如诗如画,有丰富的植被和多样的地形地貌。 - 南渡济流初起岳:指在南方渡过河流,开始攀登泰山的高峰。 - 北离岱麓独成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