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元
【注释】 桂蕊(丙辰):即元代诗人郑光祖的《桂隐丛谈·桂蕊》。丛桂:丛生的桂花。将花:指春天到来。又一年:又过了一年。淮南:今属江苏一带,气候凉爽。小山:山上的亭子或楼阁。《楚辞·招魂》:“华屋生婾,二八侍宿。”王逸注:“婾,犹露也,言露如玉。”人初隐:指露水刚刚消失。群木秋高月未圆:《文选·左思<吴都赋>》:“秋则月满,夏亦月缺。”李善注引张协《杂诗》:“秋风鸣条动,秋月照城阙,皎洁明月光
【注释】 嫩晴(即初晴):天气晴朗。焙茶:烘晒茶叶,使茶叶干燥。细展青旗:展开青色的旗帜。浸沸泉:浸泡在沸腾的泉水中。十里午风:指中午时分的和煦微风。春色:春天的景色,这里比喻茶香。最宜:最适合。蔬笋香:蔬菜的清香。香厨后:厨房的香气。况是:何况是。松篁翠石前:松树竹丛的翠绿石头前。汤玉茗:烹煮的茶水。寄语:告诉、嘱咐。我:作者自己。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试品新茶的感受。首联写试茶时的情景
【注释】 丽水:今浙江省丽水市。永嘉:古县名,治所在今浙江省温州市。 通津:渡口。 面壁:面对峭壁。 望烟:远望炊烟,以辨居人所在。 怒流:险滩急流。 穷谷:山间幽深的河谷。 若使:假使。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从丽水县放舟至永嘉县途中所作。诗的首联写诗人行船于溪山之间,两岸桃花杨柳依依,景色十分优美。“十里溪山”一句中“十里”,极言距离之长,暗示诗人此行的艰辛
【注释】 堠(hòu):古代设在道路上的望敌瞭望台。大荆营:地名。在今四川彭山县东北,是古蜀国的重要军事要地。麦陇茶田:指农田,有麦子和茶园。取次平:随意平整。斤竹涧:在今四川彭山北。新驿路:新修的道路。石门:即石门关,在今四川乐山市西南。小方城:在乐山市西北,为一大土山。沙边:指沙溪渡口。篮舆:以布作成的轻便车。尘鞅:尘土飞扬。邮签:传递书信的使者。经行:旅行。 赏析:
自丽水县放舟至永嘉县(丙辰) 云径归樵忽有歌,数家小屋倚坡陀。 砍松为圈思擒虎,凿领成田便种禾。 岸下停舟妨乱石,磴前蹑屐挽修萝。 不知如此荒寒趣,比似销金湖若何。 注释: 1. 丽水县:浙江省丽水市下辖的一个县。 2. 永嘉县:地名,位于浙江省温州市下辖的一个县。 3. 云径:形容山路曲折迂回,如同在云雾中行走。 4. 樵:指打柴人。 5. 坡陀:山坡、山丘。 6. 砍松为圈思擒虎
诗句一:“予在山左畜一马,今至浙出未得骑。” 译文:我在山左饲养了一匹马,如今到浙江却没能骑马。(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的艰难与无奈。) 注释:这首诗出自《丙辰》一诗,描述了诗人在旅途中对过往生活的回忆,以及面对现实困境的感慨,同时反映了他对理想生活的执着追求。 赏析: 1. 诗意理解:诗人通过回忆自己在山左饲养马匹的情景,表达了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即过去的生活虽简朴但充满了快乐和满足
【注释】 瘦蛟飞舞蛰龙愁:瘦弱的蛟龙在飞舞,蛰伏在深渊中的龙也感到忧愁。 六尺铮铮敌佩钩:这六尺长的铁拄杖,可以与佩剑相抗衡。 曾伴古仙登葛岭:曾经陪伴过古代仙人登上了葛岭。 合依衰将住并州:应该与年迈的主人居住在并州。 气寒断不因人热:它的寒冷之气不会因为人的温度而改变。 骨重何能绕指柔:它虽然坚硬如骨,但怎能象柔软的绸缎那样环绕手指呢? 若是乐全生日铸:如果是为了快乐长寿,才铸造出来的,
我们来分析这首诗的内容和结构: - 题目:题谢侍御 金焦夜游图(丙辰) - 注释:谢侍御可能是指某位官员的尊称,而“金焦夜游图”则可能是一幅描绘镇江金山寺与焦山夜景的画作。丙辰可能指的是某一具体年份。 现在我们逐句解读这首诗: 1. 北固风云静此宵,诗情酒兴落金焦。 - 诗句释义:北固山(金山)的风云平静了这一夜,我的诗情和酒兴都随着落日的余晖飘落在金山寺上。 - 译文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理解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首先要读懂原诗,然后结合题目要求和注解进行具体分析。“三盘岛屿参差出,百粤帆樯杂遝连”中“三盘”指今浙江省温州市境内的三盘岛,“百粤帆樯杂遝连”中的“百粤”,泛指南方各民族,“樯”是船帆。 【答案】 ①丽水县(今浙江丽水) ②放舟(乘船)至永嘉县(今浙江温州) ③东瓯国:古国名。④海山边:海边山麓。⑤万井烟:万家炊烟。⑥狂风巨浪:飓风
【注释】 丽水:县名,今属浙江。永嘉:县名,在今浙江温州。丙辰:唐宪宗元和五年(公元810年)。斗柄:北斗七星的柄状星群,又称斗杓,是古代观测天象的标志物。山鬼:传说中山林之神。惊灯:惊动灯光。棠梨:一种果树名。红烛:点燃的红色蜡烛。 【赏析】 此诗为纪游之作。首二句点明时间、地点,写舟行夜宿丽水县至永嘉县时所见到的景象。诗人以“深溪”、“岩高”、“峰头”、“斗柄”等词来描绘夜景